積極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材料二:我國中部某地區城鄉參加新型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統計表
年 份
(年) 城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
(萬人) 占城市職工比例(%) 農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萬人) 占農村人口比例(%)
1989 35.65 34.5 23.54 5.4
1999 57.88 57.4 27.83 6.8
88.23 86.3 46.15 10.8
注:在過去的十多年,該地區車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財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長2%.
(2)分析材料二所蘊含的經濟信息。
材料三:XX年12月,江西、甘肅、浙江等省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紛紛啟動。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北京、天津、吉林、黑龍江、新疆、福建、云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河南等省(市、區)的養老保險實現了省級統籌。這樣,億萬農民將和城市居民一樣享有基本社會保障,沿襲幾千年的農民“養兒防老”傳統,將逐漸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農保制度所取代。
(3)結合材料三,談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哪些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 ②是經濟生活;材料沒有體現依法行政,④不選。
2、d 新農保屬于社會保障制度中的社會保險。
3、c “試點”、“推廣”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
4、d 財政對農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投入屬于公共消費中的社會保障。
5、d 補助的比例逐地區、逐省確定體現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6、a ③沒有體現;④是哲學。
7、a b材料不能體現;c、d片面。
8、b ①④說法有誤。
9、c a否定了雙重性;b、d沒有體現。
10、c 材料直接體現了消費受風險預期的影響 。
11、d 惠農政策體現執政為民。
12、c a、b錯誤;d沒有體現。
13、c ①③明顯錯誤。
14、a 注意關鍵詞“農村”。
15、b 抓住“主要”這個題眼。
16、(1)①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加大對普惠式養老金等民生的財政投入,注重經濟的平穩增長,是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體現。②政府通過經濟調節、經濟服務等履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政府關注普惠式養老制度、“三農”、提供社會保障、增加扶貧資金等是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2)隨著經濟的發展,中部某地區城鄉社保事業都有較大發展。但農村遠遠落后于城市,財政用于社會保障的投入增幅有待加強。
(3)①建立新農保制度,有利于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的穩定。②建立新農保制度,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③建立新農保制度,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發展。④建立新農保制度,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⑤建立新農保制度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工程,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惠農政策,也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