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政治常識高考考點整理(3)民族宗教外交
考點1民族的特征1.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是歷史上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質是其基本特征。
2.共同語言是民族成員進行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活動和交往的工具。共同地域是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環境,也是民族與民族、部落等共同體的重要區別;共同經濟生活是民族內部的經濟聯系;共同心理素質主要表現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習俗方面,是區別民族的最顯著的特點。
3.民族的四個特征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在民族形成過程中,共同地域和共同經濟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條件,為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間和物質基礎;而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又促進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經濟生活的發展。
考點2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1.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2.各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
(1)為什么:民族平等是馬克思主義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觀點。各個民族之間只有大小、強弱、發展程度上的區別,而絕無優劣之分。無論哪個民族都對人類歷史發展做出過貢獻。
(2)怎么樣:第一,各民族在政治權利、社會地位上實現了平等。第二,各民族在發展經濟、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第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平等權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
3.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聯合的關系。
(1)為什么: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統一,全國各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保證,也是實現公民的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是我國生存興旺的保證。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民族的團結和民族凝聚力的強弱,與一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前途有密切關系,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
(2)怎么樣:為了維護民族團結,必須反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要與極少數的民族分裂分子進行斗爭。我們必須牢記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是人民的神圣職責和義務。
4.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教育、 科學、文化等都得到發展,民族素質得到提高。
(1)為什么: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由于歷史、地理、社會等各今方面的原因,一些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還比較落后,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在現階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逐步消除東西部差距,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
(2)怎么樣:為了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首先要積步推進西部大開發,國家要在投資項目、稅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 同時需要民族地區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積極性,充分利用本民族地區的優勢;還需要發達地區在人力、技術等方面的支援,先富幫后富,達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5.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 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沒有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民族團 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沒有民族平等和團結,就不會實現共同繁榮。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的發展又是民族平等、團結的物質保證。沒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最終會影響民族團結的鞏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