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政治常識高考考點整理(3)民族宗教外交
②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發展成為當今時代主題是指戰后世界發展是主線。突出的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注意:發展問題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又有著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發展問題和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都是講述經濟問題,前者講述問題本身,后者講述問題的現狀。)
③和平與發展的關系:相輔相成。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各國才能保持正常的經濟交往和順利實現本國的發展計劃。戰后世界經濟的發展就得益于世界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戰亂不僅使參戰國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導致交通運輸癱瘓,國際貿易中斷,給世界經濟的發展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世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際分工,加強了各國間的交流和合作,抑制了世界戰爭的爆發;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穩定因素,減少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
2.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和平與發展的障礙。
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懸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強權就是真理”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核心思想;最大限度地追逐利益是某些大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根本原因。
②當今世界正是由于少數國家搞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干涉別國內政,破壞別國主權,才使世界和平受到威脅,使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受到阻礙。因此,要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就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3.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抑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建立以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為基礎,并有利于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建立國際新秩序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維系其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條件。因此,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呼吁建立國際新秩序。中國政府多次聲明愿意向各國政府一道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努力,并把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作為我國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認為,國際新秩序應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這種國際新秩序的內容有以下幾點 :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②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③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⑤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中國關于 “建立國際新秩序” 的主張,反映了愛好和平、向往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贏得了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贊賞和支持。
考點11世界多極化
1.原因:①兩極格局的終結。②發展中國家崛起。③大國實力均衡化。
2.表現:世界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①美國:世界最強大的綜合國力,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②日本: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正在謀求政治大國地位;③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歐盟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美國;④俄羅斯:實力削弱,仍擁有巨大的經濟、科技潛力和強大的軍事力量;⑤第三世界: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⑥中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