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生活與哲學》主觀題常見的四種題型
材料是如何體現矛盾分析法的?
例6. 隨著人口劇增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來越嚴重的氣候問題,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人們開始認識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響,以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為核心,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現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為一種時尚,這必將影響和改善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態環境。
請用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說明“低碳生活”成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
題型四:是如何(怎樣)做到某方法論的?是如何(怎樣)堅持某方法論的?
【解題方法】
1. 不需回答“是什么”和“為什么”,必須回答“怎么做”、“如何做”;
2. 回答時必須把觀點和材料相結合,切忌觀點和材料兩張皮;
3. 回答時注意多角度思考 。
例7. 國家重視環保工作去年洪災過后,又采取了包括制定《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在內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各地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亂占林地行為并對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退耕還林”、“退田還湖”等作出安排。
結合上述材料,說明怎樣才能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
結合材料說明當前我國文化發展應如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參考答案】
1. ①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國的社會保障要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把基點放在我國現有生產力水平上。針對目前“農民養老難”的問題,建立農民養老保障制度勢在必行。②堅持矛盾的觀點。勞動者應在履行義務的前提下,去享受權利,做到權利與義務的統一。③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試點將在“十一”前啟動。④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民養老高度重視。
2. ①“擴大投資出手要快”體現了抓住時機,促成飛躍。
②“措施要準”體現了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
③“工作要實”體現了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④“突出重點”體現了抓主要矛盾,堅持重點論。
⑤“堅持既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又有利于推動結構調整”體現了堅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3. ①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這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根據客觀實際制定工作方針,使主觀符合客觀,以此作為行動的依據。②意識有能動作用,它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用“一攬子計劃”指導,就是利用正確意識指導人們的行動。③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工作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4. ①要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樹立崇高理想,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②人生價值必須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要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③人的價值體現在奉獻社會的實踐活動中。要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之中,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④作為中學生現在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展自己的才能、提高個人素質,為將來對社會作貢獻奠定基礎,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
5.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上具有不同的特點。會議認真研判了“三農”形勢,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經過慎重考慮才作出了重大決策。會議強調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的統籌城鄉發展工作,必須深入領會和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目標任務、本質要求,有很強的針對性。②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四個牢牢把握”體現了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③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們必須正視矛盾而不能回避和掩蓋矛盾。會議對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優化農業農村發展環境進行了深刻闡述,并找到解決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