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收入的分配
二、分配原則:兼顧效率與公平(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1、效率與公平(是什么)
(1)效率的含義: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的影響:p69
【例5】我們積極完善按勞分配機制,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主要是因為它有利于(c )
a.實現社會公平 b.體現平均分配 c.提高經濟效率 d.防止兩極分化
(3)公平的含義(包括:公平的含義、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現、收入分配公平的意義)
【例6】黨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收入差距的調節問題,明確提出了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等一系列政策。這表明( b )
a.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效率問題。
b.社會主義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
c.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d.有效調控收入差距,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一致性,矛盾):70頁第三段
3、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原因(為什么?共二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1)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聯系:節約型社會)
(2)同時,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疇內,使分配的結果促使人們奮進,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3)堅持注重效率,維持公平相協調,既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又有利于保持社會穩定。
4、如何實現兼顧效率與公平(怎么樣?)---(三個要求一個關系)
(1)三個要求:71頁第第二段
(2)一個關系: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71頁第三段)
▲初次分配與再分配的關系
國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辯證統一體:初次分配是再分配的前提和基礎;再分配是初次分配的必要條件和保障。正確處理二者關系必須堅持效率與公平統一的原則。
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創造國民收入的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內部的各方面當事人之間進行的,經過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也稱原始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政府通過稅收杠桿和法律法規進行調節和規范,一般不直接干預初次分配。
再分配則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在物質生產部門與非物質生產部門之間、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各部分人之間進行的。一般來說,國民收入再分配是借助于稅收、價格、保險費、國家預算等經濟杠桿進行的。
國民收入的分配
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創造它的物質生產領域進行的分配經過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也稱原始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政府通過稅收杠桿和法律法規進行調節和規范,一般不直接干預初次分配。
。 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是指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各收入主體之間通過各種渠道實現現金或實物轉移的一種收入再次分配過程。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不直接參與物質生產的社會成員或集團,從參與初次分配的社會成員或集團那里獲得收入。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調控機制起作用,政府進行必要的宏觀管理和收入調節,是保持社會穩定、維護社會公正的基本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