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本節課是高中思想政治課必修4《生活與哲學》第三單元第八課第二框的內容。《課程標準》對本節教學內容規定為:(1)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辯證關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為什么是不可戰勝的和新事物的發展為什么不是一帆風順的。(2)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量變與質變和量變與質變的辯證統一原理。
本節課框題設二個目:
一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是做好量變的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
學生分析:
學生初步認識唯物辯證法的一些哲學基本觀點,帶著好奇來學習。因此,對這些問題會產生極大的興趣。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和辯證思維能力較差,對一些問題的理解較難,尤其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社會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是新生事物,卻在某些國家又出現解體”的問題理解更難。
教學設計總體思想:
本人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遵循《課程標準》從情景導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歸的教材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材料、探討“活動探究”問題、歸納和總結哲理觀點,聯系實際,運用典型事例來分析蘊涵哲理觀點,運用故事、做實驗、討論等具體的事例,借助多媒體輔助工具,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設情景教學,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舊事物的含義
衡量新舊事物的根本標志 新事物為什么能夠戰勝舊事物?
新事物的發展為什么不是一帆風順的? 運用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的原理來正確看待我國社會主義在前進中出現的困難以及人生道路的曲折 1、分析“活動探究”教材和圖片
2、比較新舊事物、量變與質變
3、哲學典故的運用、名言警句蘊涵的哲理
4、問題探究
1、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困難、曲折,增強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
2、對學生進行耐挫折教育,引導他們正確看待人生道路中出現的挫折。
3、樹立矛盾分析的觀點,學會辯證地看問題,一分為二地對待事物。
4、樹立遠大理想,奮斗目標與腳踏實際艱苦奮斗結合起來,增強社會責任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做好量變的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 量變的含義
質變的含義 量變與質變的辯證統一原理
在量變與質變的關系上形而上學有兩種表現形式 運用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來探討方法論的要求,重視量的積累;不失時機地促進飛躍。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任何事物的變化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難點:新事物的發展為什么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事物發展的曲折性。
教學過程:
推進新課程,既然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區分,那么事物的發展是不是一帆風順的,它的變化狀態又是怎樣的呢?本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