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專項復習:政治的宗教政策
備考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政治的宗教政策
●考點突破
1.宗教的本質
(1)宗教的本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從社會意識形態方面來講,宗教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對人們現實生活的虛幻的反映,是一種唯心主義世界觀。
其次,從社會力量方面來看,宗教不同于一般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還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宗教在其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及與之相適應的宗教組織、宗教設施、宗教教義、宗教教規、宗教儀式和專門神職人員,有眾多的教徒,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宗教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
(2)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本質沒有發生變化。宗教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也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宗教在本質上是對客觀世界虛幻的、歪曲的反映,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組織及其成員政治面貌上發生了根本變化,但宗教本質沒有改變。不能將我國宗教狀況的變化視為宗教本質的變化。
2.我國的宗教狀況
(1)我國存在多種宗教
從國外傳入我國的有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國土生土長的是道教。在我國,五大宗教并行流傳,歷史悠久。宗教在少數民族中有廣泛深刻的影響。
(2)我國宗教狀況的變化
第一,宗教存在和發展的階級根源已經基本消失。新中國成立后,經過深刻的社會改造和宗教制度的改革,我國宗教狀況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隨著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的消滅,宗教存在和發展的階級根源已經基本消失。
第二,在我國,宗教已成為教徒獨立自主自辦的事業
新中國成立后,清除了教會中的帝國主義勢力,推行了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三自(自傳、自治、自養)的方針,使天主教、基督教由帝國主義的侵略工具變為中國教徒獨立自主的宗教事業。由于廢除了宗教封建特權和宗教壓迫剝削制度,使佛教、伊斯蘭教、道教也擺脫了反動階級的控制和利用。廣大信教群眾和全國人民一樣獲得了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翻身解放,依法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得到尊重。
第三,在我國,宗教組織已成為聯系各自信教群眾的愛國組織。
宗教組織的基本任務是:協助黨和政府貫徹宗教政策;團結教徒,愛教愛國,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代表教徒的合法權益,組織和帶領信教群眾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辦好教務等。
第四,在我國,廣大信教群眾是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
他們能夠把愛國愛教、愛社會主義制度結合起來,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廣大愛國宗教教徒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成員,是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之一,他們與全國人民一起,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理想而奮斗。
第五,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宗教問題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內部矛盾。但是,對于極少數民族分裂分子利用宗教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一定要堅決依法制裁。
(3)我國宗教發生深刻變化的根本原因
我國宗教發生深刻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社會的經濟、政治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宗教存在的社會基礎與過去不同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的消滅,宗教存在和發展的階級根源已基本消失。
●誤區警示
1.宗教是對客觀世界歪曲的、虛幻的反映,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所以我國應消滅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