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專項復習:政治的宗教政策
解析:宗教是對客觀世界歪曲的、虛幻的反映,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但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滅它。宗教有自身的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滅,只能因勢利導。同時,宗教信仰問題屬于思想認識問題,只能用說服教育的方法,通過提高思想認識逐步加以解決。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符合宗教發展規律和特點的。這一政策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對于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目標,是十分有利的。
2.我國宗教狀況發生了變化,我國宗教的本質隨之也發生了變化。
解析:在我國,宗教發生了很大變化,即:宗教存在和發展的階級根源已經基本消失;在我國,宗教已成為教徒獨立自主自辦的事業;在我國,宗教組織已成為聯系各自信教群眾的愛國組織;在我國,廣大信教群眾是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我國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但是,宗教狀況的根本變化并不是宗教本質發生了變化。宗教本質是宗教的內在屬性,宗教只要存在,其唯心主義世界觀的本質不會改變,其相信神靈存在并支配人間世界的思想體系不會改變。
所以,上述觀點是錯誤的。
●真題再現
例題 當代世界有三種宗教因其流行最廣、影響最深而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這三大宗教不包括 ( )
a.道教 b.伊斯蘭教
c.基督教 d.佛教
點評:本題應選a。本題屬于逆向選擇題。只要了解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就不難選出答案。
●考點突破
1.我國的宗教政策
黨和國家對宗教的政策可以概括為四點:
(1)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
②宗教信仰自由的實質:
宗教信仰自由的實質是使宗教信仰成為公民個人的私事,一方面使宗教和政治分離;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在法律范圍內不受干涉。
③宗教信仰自由的核心:
宗教信仰自由的核心是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包括既保障人們信教的自由,又保障人們不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民主自由權利)
④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是: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動?首先它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范圍內進行。其次,有公開的合法的組織及正式的教義,按一定教規在宗教場所進行活動。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而不是保護一切宗教活動。公民宣傳有神論的自由也不是絕對的,也有時間、地點、條件的限制,不能隨時隨地進行宣傳。
⑤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是: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范圍內進行。
我國堅持宗教同政治、教育、司法相分離。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危害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民族團結,損害社會和集體的利益;不得利用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司法、學校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活動;不得恢復已被廢除的宗教封建特權和剝削壓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