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必考題及解析|教學資料
⑴運用《文化生活》中傳統文化的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中“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一思想的看法。
材料二:分配問題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XX年,黨的xx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加強收入分配宏觀調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黨的xx大進一步明確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XX年初,在中央黨校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突出強調,要“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xx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
⑵運用“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的知識,就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列舉幾點理由。
【解析】解答第一問,首先要抓住設問中的“傳統文化”這一知識界定;另外,還要注意要辯證的看待古人這一觀點。解答第二問,主要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是“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知識界定,二是聯系分配體制改革思考和知識點的聯系。
【參考答案】⑴①中國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傳統,這說明了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今天還有深刻影響,這說明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繼承性。
②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揮其積極作用,是國家興旺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人們全面發展,創造新生活的必要前提。
③要正確對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傳統。今天我們要摒棄“不患寡”的思想,應該通過大力發展生產力,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要繼承“患不均”的思想,要通過分配體制改革,實現和維護社會分配的公平。當然也不能犯平均主義的錯誤。
⑵①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有決定作用。分配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鞏固經濟基礎,有利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推動上層建筑的變革,進而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健康發展。
②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必須立足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遵循了社會發展規律,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也是黨和國家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表現。
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分配問題越發顯得突出,所以黨和國家必須要重視解決好收入分配問題。
三、國家宏觀調控
【主要知識點】①市場調節的優越性及其局限性。②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之一。③我國實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目標和手段。
【命題新動向】①根據我國物價走勢情況,來理解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不斷調整。②要能夠結合我國調控物價的具體措施,說明國家是如何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經濟實施宏觀調控的。③要能夠說明,針對不同的經濟情況,國家會采用不同性質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的運行實施調控。④能夠結合財政的作用、稅收的作用、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等去理解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⑤運用我國政府職能、工作宗旨和基本原則等知識,理解國家為穩定物價而實施的宏觀調控措施。⑥可結合《生活與哲學》中一切從實際出發、真理的具體性條件性、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矛盾特殊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等知識理解國家貨幣政策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