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考點解讀復習:文化與生活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的形成的一種對祖國的最深厚感情,貫穿于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3、理解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征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說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和意義
(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實質:是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
(2)意義:(要善于轉換有“有利于”的思維表述)
①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在現代化建設和社會進步過程中,高昂奮進的民族精神能產生巨大的力量,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中華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力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③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面對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就必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3)途徑:
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作用。
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思想的影響。
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⑤對青年而言,人人都應當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建設者,肩負起為中華民族強本固基的文化使命。
注:考點中要注意的問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主化的“主心骨”。
2、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3、為什么要大力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的精神?
①是由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決定的: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它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凝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②是當今時代發展——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文化的相互激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客觀要求:
a、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促進民族發展)的必然要求。
b、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要求。
c、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抵制外來思想文化影響,防止西方敵對勢力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策略)的需要。
d、|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