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考點解讀復習:文化與生活
3、文化創新的途徑和方向
(一)理解文化創新與繼承的關系
(1)繼承與創新是文化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
①文化創新既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
②又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新文化的過程。
(2)對于民族的傳統文化,著眼于文化的繼承,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又“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①一方面,我國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棄傳統文化而從頭開始。一個民族和國家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就會失去文化創新的根基。
②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社會實踐的發展,帶來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的變化,要求文化體現新的時代精神。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注:考點中要注意的問題
為什么要高度重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①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創造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我國傳統文化的血脈中,始終涌動著對祖國統一的強烈認同感。
②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③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棄傳統文化而從頭開始。一個民族和國家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就會失去文化創新的根基。
④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我們就能夠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自覺地成為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努力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⑤固守傳統是“守舊主義、封閉主義”,否定傳統文化是“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都不利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創新。
(二)理解文化創新與借鑒、融合的關系
(1)實現文化創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2)文化多樣性是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以“取長補短”的過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鑒的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
(3)文化創新必須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熔煉百家的氣魄”。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國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4)文化創新、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的文化,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因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競爭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注:考點中要注意的問題
1、對待外來文化需要堅持科學分析的態度。
2、不同民族文化之間雖有差異、矛盾和競爭,但文化差異不應成為文化交流的障礙,文化競爭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3、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如何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的創新?
①文化創新必須立足于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基礎、基本要求、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