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政治哲學核心考點
②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它深刻體現了發展的本質內涵,發展是人為了滿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③科學發展強調人是發展的主體,既是發展的目的又是發展的手段,體現了依靠人民謀發展和發展為人民的辯證統一;
④全面發展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體現了辯證法的全面觀點;
⑤協調發展就是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五個統籌”體現了辯證法的普遍聯系的觀點和協調矛盾各方關系的辯證方式;
⑥可持續發展是指發展的持久性、連續性和可再生性,體現了辯證法的發展過程性思想。
22,認識(認識論三對立: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反映論和先驗論、能動反映論和直觀反映論)
①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舊認識論的區別)
②認識主體是指從事社會實踐和進行認識的人;主體對信息的選擇表現:感覺選擇;信息能動選擇;自覺選擇
③認識客體是指進入人的認識活動,被主體的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客觀對象;
④認識中介是各種形式的認識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
⑤主體反映客體的過程需要發揮人的信息選擇機制和信息重構機制的作用,這是主體能動性的重要表現。經驗論的錯誤表現為:夸大了感性認識在認識中的作用
23,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與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認識和實踐的關系)(四)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具體表現在:四個決定作用
①實踐是認識的源泉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③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標準④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四點:提供新課題;經驗材料;研究手段;規定發展方向
(2)認識對于實踐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思想本身不是現實力量,和實踐相結合才會變現實,被群眾掌握才起作用
①實踐本身就包含認識的因素,需要以正確的認識作先導;
②認識活動及其成果具有相對獨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邏輯;
③認識能夠反過來指導實踐。正確認識對實踐起促進作用,錯誤認識對實踐起阻礙作用。
24,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辯證關系(四)★感性是基礎,理性是升華
①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是對事物外部形態的直接的、具體的反映。特點直接性具體性。
②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對事物內部聯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特點間接性抽象性。
③區別和聯系: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感性認識是在理性認識指導下進行的并要發展到理性認識;在認識活動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又是互相滲透的。
25,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四)
(1)第一次飛躍的條件:(能動反映論和機械反映論區別:是否承認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過程的辯證法)
①必須占有豐富、真實的感性材料;②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加工制作。
(2)第二次飛躍的條件:(抽象的東西是深刻的,正確的)
①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際相結合;②把對客觀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同主體自身利益結合起來,形成正確合理的實踐觀念;③理論必須掌握群眾,化為群眾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