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高中思想政治④生活與哲學學案(人教版)
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一、【探究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 :(1)矛盾的含義 (2)矛盾同一性、斗爭性的含義 (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義 (4)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義
◇理解:(1)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 (2)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 (3)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4) 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應運:(1)運用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 (2) 運用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3) 聯(lián)系生活實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義及方法論意義(4)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說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2、能力目標
(1)通過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義的學習,提高比較分析能力 (2)學會用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問題,以提高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4)提高全面的、一分為二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5)提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學會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2)培養(yǎng)用對立統(tǒng)一觀點看問題的意識 (3)自覺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分析現(xiàn)實問題 (4)堅持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tǒng)一的認識方法認識事物
二、【重點難點】:
(1)矛盾的概念; (2)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3)主次矛盾與矛盾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合作初探】:
第一學時 本課學習內容自主探究(一)
第一框題 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課堂探究1(p67):愛因斯坦給光下的定義和漫畫《你敢嗎?》包含了什么哲學道理?
◇探究提示:愛因斯坦給光下的定義包含了哲學上的“矛盾”觀點。
教材中引用這幅漫畫,形象、生動地說明矛盾雙方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圖中的兩人分別懸掛在山崖兩邊,他們兩人之間的平衡是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構成矛盾的統(tǒng)一體。一方面,雙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互為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雙方又可以轉化。因此結論是“不敢”。燒斷繩子的后果是:失去矛盾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
◇哲理結論1、矛盾含義: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tǒng)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tǒng)一。矛盾的對立屬性是斗爭性,矛盾的統(tǒng)一屬性是同一性,它們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
◇課堂探究2(p68):(1)善惡、有無、難易、高下等為什么可以相互依存?
(2)治亂、強弱、禍福、榮辱等為什么可以相互轉化?
◇探究提示:(1)中的相互依存和(2)中的相互轉化是矛盾同一性的兩方面的含義,在下面將學到,此處提出這一探究性問題也起到了引出下一問題的作用。
◇哲理結論2、矛盾同一性的含義。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lián)結的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