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教材中毛澤東同志的名言特別強調了認識事物的基礎性的東西,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研究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認清各種事物的質的區別。
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改造世界就是解決矛盾,我們正確地認識事物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正確地解決矛盾。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因此,只有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如果不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企圖用一種模式去解決不同的矛盾,是注定要失敗的。
◇哲理結論17、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
◇思維拓展: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你能說出幾個蘊涵這一哲理的成語、俗語嗎?
如“量體裁衣”“對癥下藥”“量人為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看菜吃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解鈴還需系鈴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等等。
◇課堂探究18(p74):孔子的做法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探究提示:孔子對不同人所問的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回答,包含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道理。
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去分析具體矛盾的不同特點,不管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滿足于形式主義的“一刀切…‘一風吹”,結果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更加復雜化。在對待矛盾問題上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相反的成語和俗語有:“千篇一律…‘人云亦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紙上談兵…‘畫蛇添足”“草木皆兵”“生吞活剝”“生搬硬套”“粗枝大葉”“不問青紅皂白,各打五十大板”等。
◇哲理結論18、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和活的靈魂,也是我們在一切實際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的基本方法。堅決反對不重視矛盾特殊性的研究,不去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把馬克思主義的矛盾學說變成不解決任何實際問題的空洞理論的錯誤做法。
第三學時 反饋與提高
一、【探究展示】
各組展示指定內容,其他小組和教師點評:
第一組:課堂探究1~4 同學和老師點評:
第二組:課堂探究5~7 同學和老師點評:
第三組:課堂探究8~10 同學和老師點評:
第四組:課堂探究11~15 同學和老師點評:
第五組:課堂探究16~18 同學和老師點評:
二、【探究拓展】
各組提問:各組就本課學習中存在的疑問按順序提出。
教師設問:根據學生提問情況引導學生思考拓展知識面。
三、【合作再探】
各組內部分別就各組所提問題再一次進行合作探究并用競答方式進行解決,必要時老師點評
四、【鞏固訓練】
( )1.下列包含矛盾觀點的有:①失敗是成功之母 ②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③刻舟求劍 ④居安思危 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該題以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為主,一是要求正確理解矛盾的含義,二是正確理解題目所列成語的含義。其解題思路應該是對題目所列的成語進行逐一分析。在明確其本身含義的基礎上抽象出哲學寓意,看是否完整地體現了對立統一的關系。由分析上題成語的哲學寓意不難看出,①②④都體現了矛盾的觀點,③⑤沒有體現矛盾的觀點。故該題應選d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