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①二者相互排斥。
主要表現為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這一問題也是本框題的難點。為此,把握這一問題要注意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a.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矛盾中的兩個方面力量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對比上占優勢,在矛盾中起主導作用,居于支配地位。
b.正是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力量對比上超過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起著主導作用,所以在規定該事物的性質中,能起主導作用。而矛盾的次要方面,由于在矛盾中的力量對比上處于劣勢,其地位和作用都居于被支配地位,所以,在規定事物性質中不起主要作用。
c.復雜事物或過程中包含許多矛盾,這些矛盾也是不平衡的,其力量、地位、作用都是不一樣的。其中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直接起著決定的作用。這時,事物的性質不是由其他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而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例如,每一種社會形態中有許多矛盾,而決定該社會性質的則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再如,實行“一國兩制”不會改變社會主義性質,因特網的發展,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等。
②二者相互依賴。
事物的性質固然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但不能由此而否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性質的影響和作用。
因為構成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一的。沒有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不存在了。我們說矛盾雙方力量的不平衡,就是指在相互依存的條件下,對立雙方力量的對比關系。倘若離開了相互依存的條件,所謂對立雙方力量的平衡或不平衡,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矛盾的次要方面,對規定事物的性質不是不起作用,只是不起主要作用罷了。例如,人的生命運動,主要是由于人體內新陳代謝的矛盾所引起的。其中吸收養料,促進細胞生長的因素居于主要地位,起主導的決定的作用。但是,即使在這時,排除廢料和一部分舊細胞死亡的因素也絕不是不起作用的。倘若人體內沒有排除廢料和一部分舊細胞死亡的因素存在,則生命中新陳代謝的矛盾運動就停止了,生命運動也就停止了。所以當我們認識事物的性質,或在促進事物轉化的時候,既要充分認識和把握矛盾主要方面的主要作用,也決不能忽視矛盾次要方面的作用。
③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區分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們相互作用、相互斗爭,在一定條件下會引起兩方面地位的相互轉化。這時,事物就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由這一事物變成另一事物。
◇哲理結論14、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二者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文科班補充:主要矛盾與矛盾主要方面的區別。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作為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雖然都是講矛盾的不平衡性問題,但二者有著嚴格的區別。
首先,二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復雜事物中所包含的“諸多矛盾”相比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個,次要矛盾可以有多個;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其次,兩者的內涵不同。主次矛盾講的是“矛盾體”。可以稱為“一個”或“一種”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講的是“矛盾側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為主次矛盾是“矛盾體”,其內部都包含著矛盾的雙方,所以主次矛盾又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