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 教學設計
學生大膽進行猜測,
生1:能,水也可以隔絕氧氣
生2:不能
……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對立”
假設:預測產物并討論如何驗證
假設1:能,會怎樣?
假設2:不能,又該如何驗證
最后決定進行實驗,來確定到底能還是不能保存在水中。
驗證:鈉與水反應的實驗
觀察現象并記錄實驗現象,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現象
討論
分析
1.引導學生描述所觀察的實驗現象
在黑板上寫下學生的描述,鼓勵學生盡量多地回答。先不做評價,只給予贊賞和鼓勵。
2.分析學生的回答,并引導學生對現象進行適當的調整與解釋
描述現象:
生1:有氣泡…
生2:來回動…
生3:冒煙
生4:在水上面..
生5:變紅了
……
歸納
整理
師生共同總結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及其原因:
實驗現象
解釋原因
浮
金屬鈉的密度小于水 0.97 g/cm3
熔
反應放熱,鈉的熔點較低97.81 ℃
游
產生的氣體推動金屬鈉來回游動
聲
劇烈反應,產生氣體
紅
有堿性物質生成
反應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拓展
遷移
問題一:
鈉可否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金屬單質?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結論
(1)猜想:生1:能
生2:不能
同樣形成一個“對立”
(2)假設:要想證明自己的觀點,驗證方案該如何設計?
(3)驗證:進行實驗驗證,將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并思考
(4)得出結論:
不能.
因為鈉先與水反應,生成naoh,naoh再與cuso4生成氫氧化物沉淀。
2na+ 2h2o == 2naoh + h2↑
2naoh+ cuso4==cu(oh)2↓+na2so4
問題二:
水雷事件
XX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飄著七個白色的來歷不明的金屬桶。突然,從飄在水面上的一個金屬桶內冒起一股白煙,竄起亮黃色火苗,緊接著一聲巨響,蘑菇狀的水柱沖天而起,這個鐵桶接著又連續爆炸了多次,爆炸騰起的白色煙霧有近十米高,還有許多未燃盡的白煙飄進旁邊的公司內,這些灰白色的物體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時甚至還突然著火。
據悉,其中另有一鐵桶被過往船只發現,并將其打撈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當船員把蓋子打開后,桶內冒起濃濃白煙,一接觸桶內物質,雙手立即感到劇烈地疼痛,于是他們又將其推入江里,一遇水,這個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該船只迅速逃離,傷亡不大。
問題:
1、推測以上的爆炸物是什么金屬?
2、短文中提到了該金屬的哪些性質?
回答,并總結鈉的化學性質
思考
討論
1.問題:從水蒸氣的產生、鐵粉與水蒸氣的反應,反應產物的檢驗等環節,討論反應裝置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