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 教學設計
2.提示:
本實驗設計考慮因素:
(1)水蒸氣的發生裝置
(2)水蒸氣與鐵粉反應裝置
(3)產物的檢驗(收集)裝置
3.指導:對學生畫的方案進行指導,并解釋教材中方案
思考,討論,畫裝置圖
小結
本節課主要探究了金屬與水的反應,金屬活動順序中氫前面的金屬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跟水反應而置換出h2,而氫后面的金屬不可能跟水反應產生h2。
板書設計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二、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
1、金屬與酸的反應
金屬+酸→鹽+水
2.金屬與水的反應
(1)鈉與水的反應
2na+2h2o == 2naoh + h2↑
(2)鐵與水的反應
課后反思:
本課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尤其是學生探究過程中的猜想、假設與驗證的能力。課堂氣氛很活躍,主要是因為在學生的回答及時地給予了正面的反饋,給了學生進行探究的勇氣。在拓展遷移部分,鈉和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學生已經完全能夠自主進行探究,自主獲得知識,這說明學生的學習方式在逐步地變化,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基礎的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技能,而是終身學習的方法。
但是,在探究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做的不夠完善,主要是一些問題的設計中,原本是希望幫助學生提升思維力,有層層遞進的效果,但是有些問題的遞進程度不是很大,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逐步積累經驗,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力以及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爭取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我校學生特點出發,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綜合考慮,設計更好的教學案例,更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新課程的實施者,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
附:《鈉與水反應的科學探究》學案
探究主題:鈉與水反應的科學探究
學習方式: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
學習過程:
1.問題與思考:鈉為什么不能保存在水中?
2.猜想:
3.假設(1)預測產物na + h2o→
(2)產物驗證方法:
4.實驗驗證過程:
觀察提示:(1)注意鈉與溶液的變化;(2)有沒有氣體產生;(3)有沒聽到聲音。
實驗紀錄:
實驗內容
觀察記錄(你看到了什么?)
解釋(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現象?)
實驗3-3
在燒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塊鈉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現象?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