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 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
專題二 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
第二單元 鈉、鎂及其化合物
——— 鈉的化合物的性質與應用 學習目標: 1、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掌握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2、通過對碳酸鈉,碳酸氫鈉的對比,提高運用比較,歸納,推理的能力。
3、關注與鈉的化合物有關的生活、生產問題,體驗化學科學的發展對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學習重點:掌握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知識牽引:naoh是一種常見的 (填類別),俗稱 、 、 。有強烈的 性。 固體naoh放置在空氣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 ,容易吸收空氣中的 而變質,化學方程式為 。 學習過程 1、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比較
氧化鈉
過氧化鈉
化學式
色、態
氧元素化合價
所屬物質類別
化
學
性
質
與h2o反應
與co2反應
與so2反應
與hcl反應
穩定性 >
用途
2、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 【實驗探究】(1)觀察碳酸鈉的物理性質。 (2)在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鈣溶液,再分別向上述兩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振蕩,觀察現象。 (3)用ph試紙測定碳酸鈉溶液的ph值。 (4)在一只燒杯中加入50ml0.5mol/l碳酸鈉溶液,用酒精燈將碳酸鈉加熱沸騰。將一塊有油污的銅片浸入碳酸鈉溶液中,靜置約2min,用鑷子將銅片從溶液中取出后,用水沖洗干凈。比較浸入溶液前后銅片表面的情況。 (5)按課本第51頁圖2-9所示組裝儀器,將滴管中的濃鹽酸加入瓶中,觀察反應現象。 【學生活動】 請同學們完成表格
項目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或者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