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化學教案 > 高中化學教案 > 高一化學教案 > 鈉的化合物(精選13篇)

鈉的化合物

發布時間:2023-08-11

鈉的化合物(精選13篇)

鈉的化合物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掌握過氧化鈉的性質及其用途。2、通過對比實驗,使學生初步掌握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性質差異,以及它們的用途。3、通過指導學生實驗,使學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學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4、利用對比的實驗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學重點]1、過氧化鈉的性質2、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教學難點]   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教學過程][導入] 在上節課中同學們學習了“鈉”的性質,為什么金屬鈉有哪些性質?在不同條件下,鈉與氧氣反應的產物是否相同?寫出反應的方程式并標出氧元素的化合價。[新課] na2o、na2o2都是鈉的含氧的化合物,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提問] na2o是哪種性質的氧化物?有哪些性質?寫出na2o與水、co2反應的方程式。[追問] na2o2是否有相似的性質?[演示實驗] “滴水生火”(課本p32實驗2-6)[提問] 從哪些現象說明na2o2能否與水反應?[學生實驗探究] na2o2與水反應(課本實驗2-5)[學生討論] na2o2與水反應的產物有哪些產物?[小結] 實驗現象,根據現象推斷產物;從“酚酞變紅后褪色”說明na2o2水溶液有漂白性,能將紅色的物質氧化成為無色的物質。[比較] na2o、na2o2分別與水反應的方程式中,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從產物和反應類型說明。[分析] na2o2與水反應的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氧化產物,進一步說明na2o2具有強氧化性和漂白性。 [提問] “滴水生火”實驗中,除反應放熱點燃棉花這個原因外,還有哪些因素引起棉花劇烈燃燒?[過渡] na2o2能與水反應,na2o2能否與co2反應?“滴水生火”實驗證明na2o2能與水反應,我們試一試吹氣能否生火?[學生實驗探究] “吹氣生火”[比較] na2o2與水反應、對na2o與co2反應,推斷na2o2與co2反應有哪些產物?[學生活動] 標出na2o2與co2反應方程式的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提問] 根據性質決定保存和用途,na2o2如何保存?有哪些用途?[展示] “呼吸面具”的種類[小結]                     表1: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比較

  na2ona2o2顏色狀態白色固體淡黃色粉末氧元素價態-2-1生成條件常溫點燃穩定性不穩定穩定與水反應(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與co2反應(方程式)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特性—強氧化性、漂白性用途—供氧劑、漂白劑

  [鞏固練習]見補充練習1、2、3題。[過渡] 具我們了解,鈉還有哪些化合物?下面我們重點學習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質。[指導閱讀] 課本p32頁na2co3和nahco3的物理性質,部分填寫表2。表2: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比較

  碳酸鈉碳酸氫鈉化學式na2co3nahco3俗名純堿或蘇打小蘇打顏色狀態白色粉末細小的白色晶體水溶性易溶與水(250c溶解度為33克)比na2co3小(250c溶解度為9克)與酸反應:(方程式)(反應劇烈程度)na2co3+2hcl=2nacl+h2o+co2↑劇烈nahco3+hcl=nacl+h2o+co2↑更劇烈熱穩定性(方程式)穩定,不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紙、紡織發酵粉、胃藥

  [學生實驗] 氣球實驗(實驗2-7)。注意觀察反應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提問] na2co3和nahco3與鹽酸反應,哪種物質反應更劇烈?寫出離子方程式,為什么nahco3的反應更劇烈?[演示實驗] na2co3和nahco3的熱穩定性比較。[小結] na2co3和nahco3的相似性質都與酸反應產生co2,不同點是nahco3的反應更劇烈;nahco3受熱易分解。na2co3和nahco3還有哪些異同,下節課繼續討論。[學生小組討論] 如何鑒別nacl、na2co3和nahco3?[指導閱讀] na2co3和nahco3的用途。[本節小結] 見補充練習題。 [布置作業] 課本p35頁2、3、4

鈉的化合物 篇2

  化學

  授課教師

  指導教師

  教   

  授課時間

  教學

  內容

  第一冊  第二章  第二節 

  教學設計項目

  具     體    內    容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方法。

  能力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訓練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認識事物。

  3.完善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情感與態度

  1.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期望;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2.通過學習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得榜對世界制堿工業、中國化學工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1.過氧化鈉的重要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氣球、鐵架臺等,

  Na2O2、Na2CO3、NaHCO3、稀鹽酸、澄清石灰水、蒸餾水、酚酞試劑。

  

  對比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言]上一節課我們介紹了堿金屬的代表物質——鈉的相關知識,下面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

  [投影]1.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和產物?

  2.鈉與水(已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反應的現象及原因?

  3.生活中,發現以下火情,我們應該采取的最佳滅火方式為?

  ①油鍋起火    ②建筑物著火

  ③電氣火災    ④金屬鈉著火

  [過渡]那么常用來滅火的水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引起火災呢?我們來試一試。

  [演示實驗]在蘸有Na2O2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劇烈燃燒。

  [補充實驗]將蘸有Na2O2的脫脂棉置于石棉網上,用連有干燥管的導管向脫脂棉吹氣,脫脂棉劇烈燃燒。

  [設問]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過氧化鈉]

  [回答]原來,就是Na2O2在起作用。

  [引入新課]由于鈉的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過氧化鈉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板書] 第二節

  [講述]首先我們學習過氧化鈉。

  [板書]一、過氧化鈉

  [提問]由剛才實驗我們可知,Na2O2可與H2O和CO2發生化學反應,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引導]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是常見化合價嗎?有化合價改變的可能嗎?可能變為多少價?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檢驗Na2O2與H2O反應后的生成物。

  [演示實驗]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體的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的氣體。向試管中滴加酚酞試劑,觀察現象。

  [提問]大家觀察到怎樣的實驗現象,分析產物?

  [提問]請大家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板書]2Na2O2+2H2O════ 4NaOH+O2↑

  [設疑]剛剛變紅的溶液現在褪色了,這是為什么呢?請大家回去查閱資料,下一節課我們請同學來告訴大家。

  [講述]另外,Na2O2是強氧化劑,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提問]Na2O2與CO2反應時,棉花燃燒,說明了什么?

  [講述]也生成了O2,同時生成了Na2CO3。

  [提問]請大家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板書]2Na2O2+2CO2════2Na2CO3+O2

  [投影]思考題

  1.呼吸面具中和潛水艇里常用Na2O2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Na2O2應怎樣保存?

  [過渡] 鈉的重要化合物還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板書]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展示固體Na2CO3、NaHCO3]

  [講述]請大家閱讀課本內容32頁,總結出Na2CO3與NaHCO3的物理性質。

  [投影]Na2CO3與NaHCO3性質的比較。

  [學生完成表1中的①②③④]

  [提問]Na2CO3與Na2CO3·10H2O是否為同一物質?

  [講述]Na2CO3與Na2CO3·10H2O是兩種不同的純凈物,Na2CO3·10H2O在空氣中易失去結晶水而漸漸碎裂成粉末。

  [講述]從初中所學知識我們知道, Na2CO3與稀鹽酸反應,會有CO2氣體產生,那么NaHCO3遇到稀鹽酸,現象又如何呢?

  [演示實驗]氣球實驗

  [提問]你觀察到怎樣的現象呢?

  [追問]為什么NaHCO3的反應更劇烈?

  [講述]Na2CO3和NaHCO3與鹽酸反應,均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但Na2CO3經歷了由正鹽到酸式鹽再到酸的兩個過程,而NaHCO3本身是酸式鹽,所以只需要一步就直接生成了酸。故NaHCO3與鹽酸反應更劇烈。

  [完成表中內容⑤](離子方程式)

  [過渡]我們曾經學習過碳酸鈣的性質,它在高溫條件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怎樣呢?

  [演示實驗]同時加熱Na2CO3與NaHCO3(已檢驗過,裝置氣密性良好)

  [結論]NaHCO3加熱可發生分解反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而Na2CO3加熱無明顯現象。

  [與學生一同完成表⑥]

  [講述]碳酸鈣加熱到900℃以上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碳酸鈉加熱不易分解,而碳酸氫鈉加熱到270℃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提問]若碳酸鈉固體中混有碳酸氫鈉固體,應怎樣除去雜質呢?

  [過渡]性質的不同,決定了它們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請大家從課本中找出Na2CO3與NaHCO3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內容⑦。

  [討論]廚房里,我們不小心將盛有純堿,小蘇打和食鹽的瓶子弄混了,該怎樣區別它們呢?

  [小結]這節課我們既要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又要熟記過氧化鈉的重要性質。

  [鞏固練習]

  [布置作業 ]課本P35頁1、2、3

  思考

  回答

  觀察

  [回答]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是氧元素不常見的化合價;有可能發生化合價的改變;變為0價或-2價。

  觀察

  思考,回答

  學生板書

  回答

  學生板書

  [回答] Na2O2和二氧化碳反應放出氧氣。Na2O2在空氣中易和二氧化碳、水反應,所以應密閉保存。

  閱讀課本

  填表

  回答

  注意觀察反應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回答

  填表

  觀察,回答

  填表

  學生討論回答

  填表

  學生討論回答

  記錄作業 

  引發興趣

  引導學生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

  滲透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

  培養學生

  觀察能力

  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利用所學知識

  解決問題

  回歸教材

  引導學生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

  培養學生分析

  問題的能力

  培養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

  第二節 

  一、過氧化鈉

  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Powerpoint

  第二節 

  問題:

  1.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和產物?

  2.鈉與水(已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反應的現象及原因?

  3.生活中,發現以下火情,我們應該采取的最佳滅火方式為?

  ①油鍋起火    ②建筑物著火

  ③電氣火災    ④金屬鈉著火

  思考題:

  1.呼吸面具中和潛水艇里常用Na2O2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Na2O2應怎樣保存?

  1: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比較

  ①化學式

  Na2CO3

  NaHCO3

  ②俗名

  純堿或蘇打

  小蘇打

  ③顏色狀態

  白色粉末

  細小的白色晶體

  ④水溶性

  易溶與水

  較易溶與水

  ⑤與酸反應

  CO32-+2H+=CO2↑+H2O

  劇烈

  HCO3-+H+=CO2↑+H2O

  更劇烈

  ⑥熱穩定性

  穩定

  △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⑦用途

  玻璃、制皂、造紙、紡織

  發酵粉、胃藥

  討論:

  廚房里,我們不小心將盛有純堿,小蘇打和食鹽的瓶子弄混了,怎樣區別它們呢?

  鞏固練習:

  1.下列物質,在空氣中能穩定存在的是(  D  )

  A.NaOH    B.Na2O    C. Na2O2     D.NaCl

  2.關于Na2CO3與NaHCO3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A. NaHCO3的熱穩定性比Na2CO3的強

  B. NaHCO3比 Na2CO3更易溶于水

  C. Na2CO3和NaHCO3都可以用來治胃病

  D. 與相同質量分數的鹽酸反應,NaHCO3比 Na2CO3要快

鈉的化合物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可將一些演示實驗做適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可補充 與 反應的實驗,把蘸有 的棉團放入盛有 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 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 的強氧化性。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 和 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 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 、 、 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 、 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 、 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 2-6]用棉花包住約 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① 、 與水反應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② 、 與 作用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討論]

  ① 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② 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與水作用除生成 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 外也還有氧氣,所以 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 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織物的漂白實驗,有色織物褪色。

  ②將酚酞試液滴入該溶液,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 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系與區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①展示 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 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 、CO的熱穩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②讓學生回憶將過量 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 也具有和 相似的性質:

  碳酸氫鈉也具有 相似的性質:

  有關離子方程式:

  [結論]

  既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轉化,本質就是酸根離子中“ ”的變化。

  ③“侯氏制堿法”及碳酸鈉、碳酸氫鈉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學生閱讀課文后總結得出。

  總結、擴展:

  (1)總結

  通過列表對比學習: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以及連線法表示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可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及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擴展

  根據 的性質可知 與 反應,則可增加可燃燒氣體(如 、 、 ……)與 共存于密閉容器,電火花點燃時反應以及酸式碳酸鹽與 共熱時的反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根據 和 的相互轉化,不僅可掌握碳酸鹽、碳酸氫鹽相互轉化的一般規律,同時要指出 和 在固態時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固態時,可用加熱法,在溶液中則需選用 溶液和 溶液,而決不能用 溶液或 溶液。

  布置作業 

  1.補充作業 

  (1)向飽和 溶液中通過量的 的現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鈉塊(氧化部分生成 和 )5g,與水完全反應,生成氣體1.12L(標準狀況),將這些氣體引燃后冷卻到標準狀況,剩余氣體為0.0336L,求鈉塊中單質鈉、氧化鈉、過氧化鈉各多少克?

  (3)由 與 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堝中充分加熱至質量不變時,將殘留固體用足量的鹽酸溶解可產生標準狀況的氣體3.36L;若將28.2g原混合物與鹽酸反應則放出標準狀況下氣體4.48L,由此計算:①殘留固體質量,②n值,③ 質量

  (4)今向100g 8%的 溶液中通入 ,生成的鹽的質量為13.7g時,通入多少克 ?

  (5)200℃時,11.6g 和 的混合氣體與足量 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關習題

  參考答案:

  (1)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原因:①溶解度:

  ②溶質的質量:

  ③溶劑:反應消耗水,使溶劑減少

  (2)            

  (3)①15.9g     ②      ③

  (4)6.6g

  (5)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一)鈉的氧化物

  (二)鈉與鹽(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比較)

  (三)[小結]:Na及其化合物的相互關系

鈉的化合物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可將一些演示實驗做適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可補充 與 反應的實驗,把蘸有 的棉團放入盛有 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 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 的強氧化性。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 和 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 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 、 、 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 、 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 、 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 2-6]用棉花包住約 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① 、 與水反應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② 、 與 作用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討論]

  ① 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② 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與水作用除生成 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 外也還有氧氣,所以 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 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織物的漂白實驗,有色織物褪色。

  ②將酚酞試液滴入該溶液,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 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系與區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①展示 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 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 、CO的熱穩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②讓學生回憶將過量 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 也具有和 相似的性質:

  碳酸氫鈉也具有 相似的性質:

  [1] [2] 下一頁  

  

鈉的化合物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鈉的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掌握鈉的兩種氧化物及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性質之間的差異 

  (3)了解碳酸鈉和碳酸鈉的鑒別方法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訓練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認識事物和全面的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 

  (3)完善學習的實驗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3.德育目標 

  (1)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期望;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2)通過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得榜對世界制堿工業、中國化學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方法:引導探究教學法。 

  教學過程: 

  [引入] 展示盛在試劑瓶中na2o和na2o2樣品,請學生觀察并思考:它們是金屬鈉與氧氣在什么條件下化合生成的?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標明電子轉移的方向的數目。請兩位同學板演。 

  [過渡] na2o和na2o2都是鈉的含氧化合物。這節我們學習

  [板書]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一、 鈉的氧化物 

  [提問]:通過對鈉的氧化物觀察,你能認識鈉的氧化物的哪些物理性質?請列表加以對比。 

  [投影] 

  化學式 na2o na2o2 

  顏色   白色 淡黃色 

  狀態   固態 固態 

  [追問] 對鈉的氧化物物理性質,還能了解它們的溶解性,根據你了解的na2o的性質, na2o在水中僅使溶解過程嗎?學生思考并回答:na2o在水中不是簡單的溶解,而是與水發生了反應。并讓學生寫出化學方程式。 

  [板書] na2o +h2o=2naoh 

  [過度] na2o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已經屬于化學性質。na2o2是否能表現類似的性質? 

  [演示]把水注入盛有na2o2固體的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的氣體。并向試管中注入酚酞試劑。 

  [提問] 你觀察到什么現象?由此可推出反應產物是什么? 

  [學生問答] 產生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o2 ,無色溶液變為紅色-有堿生成,推知為naoh 

  [板書] 2na2o2+2h2o =4naoh+o2 

  [講解] na2o2與水發生反應,生成naoh和o2,請同學們分析反應的化學原理。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指出氧化劑。 

  [演示] 向品紅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 

  [思考] 這說明na2o2具有什么樣的作用,為什么會有這種作用? 

  [講解] na2o2中-1價的氧元素具有強氧化性,所以能使品紅等有機色質褪色,表現漂白性,可以來漂白織物,麥桿,羽毛等。 

  [演示] 請一位同學上講臺演示[實驗2-6],以說明na2o2與水反應是一放熱反應。 

  [講解] na2o與co2反應生成na2co3 

  [板書] na2o + co2 = na2co3 

  [追問] na2o2與co2的反應情況是怎樣的呢? 

  根據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特征及na2o2與h2o反應的反應類型,講解na2o2與co2的反應。 

  [過渡] 鈉的重要化合物還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板書]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一、物理性質 

  [展示] 請學生觀察試劑瓶中的無水碳酸鈉,碳酸鈉,十水碳酸鈉晶體的顏色,狀態。檢驗它們是否溶于水:取碳酸鈉,碳酸氫鈉各少量,分別裝入試管中,加5-6毫升水,振蕩,觀察有什么現象。 

  [結論] 均溶于水。碳酸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 

  [板書] 

  二、化學性質 

  [演示] [實驗2-7]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 ml稀鹽酸,將兩個各裝有0.3 gna2co3或nah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觀察現象。 

  [現象] 氣球均膨脹起來,盛nahco3的氣球膨脹的快,體積大。 

  [說明] nahco3與鹽酸反應比na2co3與鹽酸劇烈得多,并且生成氣體多。 

  [練習] 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改寫成離子方程式。請兩個學生板演。 

  【學生觀察】表面皿中昨天放置的結晶碳酸鈉和試劑瓶里的結晶碳酸鈉有什么不同?這是什么現象?若加熱十水碳酸鈉,有什么現象?能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嗎? 

  【板書】3、受熱分解 

  na2co3·10h2o====na2co3+10h2o 

  【教師引導】無水碳酸鈉能繼續分解嗎? 

  【演示】[實驗2-8] 把na2co2放在試管里,約占試管容積的1/6,往另一支試管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熱。觀察現象,換上一支放入同樣nahco3的試管,加熱。觀察現象。 

  現象:na2co3受熱沒有變化;nahco3受熱時,試管口內壁有細小無色液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板書】2nahco3===na2co3 + co2↑+ h2o 

  結論:熱穩定性 na2co3>nahco3

  可利用上述的反應來鑒別na2co3和nahco3。 

  【介紹生活常識】發酵粉;面堿、小蘇打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總結碳酸鈉、碳酸氫鈉的用途。

  [閱讀] 通過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對世界制堿工業和我國化學工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激勵學生為建設好自己的祖國發憤讀書。

鈉的化合物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可將一些演示實驗做適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可補充 與 反應的實驗,把蘸有 的棉團放入盛有 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 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 的強氧化性。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 和 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 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第 1 2 頁  

鈉的化合物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可將一些演示實驗做適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可補充 與 反應的實驗,把蘸有 的棉團放入盛有 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 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 的強氧化性。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 和 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 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 、 、 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 、 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 、 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 2-6]用棉花包住約 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① 、 與水反應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② 、 與 作用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討論]

  ① 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② 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與水作用除生成 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 外也還有氧氣,所以 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 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織物的漂白實驗,有色織物褪色。

  ②將酚酞試液滴入該溶液,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 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系與區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①展示 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 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 、CO的熱穩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②讓學生回憶將過量 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 也具有和 相似的性質:

  碳酸氫鈉也具有 相似的性質:

  有關離子方程式:

  [結論]

  既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轉化,本質就是酸根離子中“ ”的變化。

  ③“侯氏制堿法”及碳酸鈉、碳酸氫鈉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學生閱讀課文后總結得出。

  總結、擴展:

  (1)總結

  通過列表對比學習: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以及連線法表示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可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及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擴展

  根據 的性質可知 與 反應,則可增加可燃燒氣體(如 、 、 ……)與 共存于密閉容器,電火花點燃時反應以及酸式碳酸鹽與 共熱時的反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根據 和 的相互轉化,不僅可掌握碳酸鹽、碳酸氫鹽相互轉化的一般規律,同時要指出 和 在固態時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固態時,可用加熱法,在溶液中則需選用 溶液和 溶液,而決不能用 溶液或 溶液。

  布置作業 

  1.補充作業 

  (1)向飽和 溶液中通過量的 的現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鈉塊(氧化部分生成 和 )5g,與水完全反應,生成氣體1.12L(標準狀況),將這些氣體引燃后冷卻到標準狀況,剩余氣體為0.0336L,求鈉塊中單質鈉、氧化鈉、過氧化鈉各多少克?

  (3)由 與 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堝中充分加熱至質量不變時,將殘留固體用足量的鹽酸溶解可產生標準狀況的氣體3.36L;若將28.2g原混合物與鹽酸反應則放出標準狀況下氣體4.48L,由此計算:①殘留固體質量,②n值,③ 質量

  (4)今向100g 8%的 溶液中通入 ,生成的鹽的質量為13.7g時,通入多少克 ?

  (5)200℃時,11.6g 和 的混合氣體與足量 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關習題

  參考答案:

  (1)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原因:①溶解度:

  ②溶質的質量:

  ③溶劑:反應消耗水,使溶劑減少

  (2)            

  (3)①15.9g     ②      ③

  (4)6.6g

  (5)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一)鈉的氧化物

  (二)鈉與鹽(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比較)

  (三)[小結]:Na及其化合物的相互關系

鈉的化合物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可將一些演示實驗做適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可補充 與 反應的實驗,把蘸有 的棉團放入盛有 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 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 的強氧化性。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 和 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 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 、 、 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 、 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 、 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 2-6]用棉花包住約 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① 、 與水反應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② 、 與 作用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討論]

  ① 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② 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與水作用除生成 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 外也還有氧氣,所以 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 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織物的漂白實驗,有色織物褪色。

  ②將酚酞試液滴入該溶液,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 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系與區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①展示 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 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 、CO的熱穩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②讓學生回憶將過量 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 也具有和 相似的性質:

  碳酸氫鈉也具有 相似的性質:

  有關離子方程式:

  [結論]

  既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轉化,本質就是酸根離子中“ ”的變化。

  ③“侯氏制堿法”及碳酸鈉、碳酸氫鈉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學生閱讀課文后總結得出。

  總結、擴展:

  (1)總結

  通過列表對比學習: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以及連線法表示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可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及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擴展

  根據 的性質可知 與 反應,則可增加可燃燒氣體(如 、 、 ……)與 共存于密閉容器,電火花點燃時反應以及酸式碳酸鹽與 共熱時的反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根據 和 的相互轉化,不僅可掌握碳酸鹽、碳酸氫鹽相互轉化的一般規律,同時要指出 和 在固態時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固態時,可用加熱法,在溶液中則需選用 溶液和 溶液,而決不能用 溶液或 溶液。

  布置作業 

  1.補充作業 

  (1)向飽和 溶液中通過量的 的現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鈉塊(氧化部分生成 和 )5g,與水完全反應,生成氣體1.12L(標準狀況),將這些氣體引燃后冷卻到標準狀況,剩余氣體為0.0336L,求鈉塊中單質鈉、氧化鈉、過氧化鈉各多少克?

  (3)由 與 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堝中充分加熱至質量不變時,將殘留固體用足量的鹽酸溶解可產生標準狀況的氣體3.36L;若將28.2g原混合物與鹽酸反應則放出標準狀況下氣體4.48L,由此計算:①殘留固體質量,②n值,③ 質量

  (4)今向100g 8%的 溶液中通入 ,生成的鹽的質量為13.7g時,通入多少克 ?

  (5)200℃時,11.6g 和 的混合氣體與足量 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關習題

  參考答案:

  (1)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原因:①溶解度:

  ②溶質的質量:

  ③溶劑:反應消耗水,使溶劑減少

  (2)            

  (3)①15.9g     ②      ③

  (4)6.6g

  (5)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一)鈉的氧化物

  (二)鈉與鹽(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比較)

  (三)[小結]:Na及其化合物的相互關系

鈉的化合物 篇9

  第二節  課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的方法。

  3.使學生認識對比的學習方法。

  4.使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5.通過了解侯德榜制堿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na2o2的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過氧化鈉和水、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用具

  投影儀、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氣球、小燒杯、鐵架

  臺、鑷子,na2o2、na2co3、nahco3固體,nahco3、bacl2溶液,稀鹽酸、澄清的石灰水、水、酚酞試劑。

  ●        課時安排:共1課時

  ●         第一課時:鈉的氧化物:氧化鈉與過氧化鈉

  ●教學過程

  [設問]有人打電話119,意味著有什么事情發生?

  [學生]有火情發生。

  [設問]這時,我們首先想到用什么滅火呢?

  [學生]水、滅火器等。

  [講解]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是由于反應產生了比空氣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燒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來點火,大家相信嗎?

  [演示實驗2—6]蘸有na2o2的脫脂棉與水的反應。

  [補充實驗]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鹽酸,并用鑷子夾取蘸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脫脂棉劇烈燃燒。

  [補充實驗]也可以用此法:用脫脂棉包一定量的過氧化鈉,請學生用玻璃管吹氣,過一段時間,棉花就會劇烈燃燒,所以也叫“吹氣生火”

  [設問]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過氧化鈉]

  [教師]原來,是這種叫做過氧化鈉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課]由于鈉的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鈉的化合物。

  [板書]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板書]一、過氧化鈉

  [教師]由剛才的實驗我們可知,na2o2可與h2o和co2發生化學反應,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實驗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試管中,檢驗生成的氣體,并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講解]由剛才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和溶液變紅可推知,na2o2與水反應后生成了相應的堿naoh和o2,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學生活動]

  [教師板書]2na2o2+2h2o====4naoh+o2↑

  [講解]na2o2與co2反應時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脫脂棉的燃燒),同時生成了na2co3。na2o2

  既是氧化劑有時還原劑。

  [板書]2na2o2+2co2====2na2co3+o2↑

  [補充實驗]在盛有少量酚酞試液的試管中逐漸加入na2o2粉末,振蕩。

  [學生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講解]上述實驗說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投影思考題]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來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na2o2應怎樣保存?

  設問:na2o2與鹽酸反應產物呢?學生完成

  [學生活動]2na2o2+4hcl====4nacl+o2↑+2h2o

  [過渡]同樣是由鈉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na2o,卻有著與na2o2不同的性質。

  [板書]二、氧化鈉

  [投影比較na2o與na2o2的性質](學生完成)

  過氧化鈉

  氧化鈉

  色態

  化學式

  組成及其陽離子與陰離子個數比

  類別

  生成條件和穩定性

  與水反應式

  與co2反應式

  與鹽酸反應

  漂白作用

  用途

  保存

  互相轉化

  [小結]:本節重點是na2o2的性質,從化合價來看,既可以做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比如和水,二氧化碳的反應,可以通過強氧化性進行漂白。

  【隨堂檢測】

  1.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共同之處是(    )。

  (a)都是淡黃色固體      (b)都是堿性氧化物

  (c)都能與水反應生成堿.. (d)都能與二氧化碳化合

  2.在下列變化中,水或二氧化碳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是(    )。

  ①2f2+2h2o=4hf+o2↑

  ②cl2+h2o=hclo+hcl

  ③2na+2h2o=2naoh+h2↑

  ④2na2o2+2h2o=4naoh+o2↑

  ⑥2na2o2+2co2=2na2co3+o2↑

  (a)①、②、③(b)②、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⑥

  作業:略

  板書:[板書設計]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一、過氧化鈉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4hcl====4nacl+o2↑+2h2o

  二、氧化鈉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投影: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比較

  過氧化鈉

  氧化鈉

  色態

  淡黃色固體粉末

  白色固體

  化學式

  na2o2

  na2o

  組成

  na+與02-(2:1)

  na+與o22-(1;1)

  類別

  堿性氧化物 

  過氧化物,不是堿性氧化物 

  生成條件和穩定性

  na常溫與氧氣反應

  不穩定

  na與氧氣點燃

  較穩定

  與水反應式

  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與co2反應式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co2====na2co3

  與鹽酸反應

  2na2o2+4hcl====4nacl+o2↑+2h2o

  na2o+2 hcl====2 nacl+h2o

  漂白作用

  ---

  有

  用途

  ---

  供氧劑,漂白劑

  保存

  干燥,密封

  干燥,密封

  互相轉化

  na2o 加熱與o2生成 na2o2             

  na2o2與 na  加熱生成na2o

  附有簡單多媒體課件,配合教學。

鈉的化合物 篇10

  教學目標 概覽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掌握鈉的氧化物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3.通過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掌握它們的鑒別方法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認識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完善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設計實驗方案,認識與解決未知化學問題,使學生熱愛科學,尊重科學,感悟到科學研究的魅力。

  2、通過閱讀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 :Na2O2與CO2的反應

  教學方法:實驗分析法

  教學過程 :

  [引入]回憶鈉的化學性質 → 存在→

  [板書]第二節 

  請同學們舉出一些。

  [板書] 一、鈉的氧化物

  1、展示Na2O、 Na2O2 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實驗2-5、2-6]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

  [討論]1.寫出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7.8克的過氧化鈉與足量的水反應,共轉移的電子數是多少mol?

  [指出] Na2O2還能與CO2反應生成Na2CO3和O2。

  [設問]1、為什么呼吸面具和潛水艇里要用Na2O2。

  2、指出上述反應的氧化劑與還原劑,氧化產物又是什么?被氧化與被還原的元素分別是什么?用單線橋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的數目.

  [設問]根據過氧化鈉的這一性質,過氧化鈉的重要用途是什么?

  [講述] 過氧化鈉是強氧化劑,可以用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師生共同列表比較]

  氧化鈉

  過氧化鈉

  化學式

  色態

  穩定性

  氧的化合價

  氧化性

  與水反應

  制備

  用途

  [設問] 1、過氧化鈉如何保存?

  2、過氧化鈉粉末投入鹽酸中將會發生哪些反應?

  [補充]有關過氧化鈉的計算

  例: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混和物70 g與98 g水充分反應,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是50%,求原混和物中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質量分別是多少克?

  [板書] 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出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樣品,請同學們歸納出它們的物理性質。

  介紹:在相同條件下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的溶解度要大。

  [實驗2-7]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與鹽酸反應。

  請同學們歸納實驗結論,板書化學反應方程式:

  [板書] 1、與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2NaCl +  CO2 ↑ +  H2O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討論] (1)如何理解碳酸鈉比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要慢?

  (2)相同物質的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放CO2的量有何關系?消耗HCl的物質的量有何關系?

  [設問]該反應能否用于鑒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呢?(通常不用)

  [實驗4-6]加熱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固體,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有無二氧化碳生成.

  [生板]寫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 2、受熱分解  (碳酸鈉較穩定,碳酸氫鈉受熱不穩定:)

  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討論] 1、如何鑒別Na2CO3  、NaHCO3  、NaCl三種白色粉末?

  2、共同完成下表:

  碳酸鈉

  碳酸氫鈉

  化學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蘇打、純堿

  小蘇打

  顏色、狀態

  白色粉末

  無色晶體

  溶解性

  大

  小

  熱穩定性

  對熱穩定

  受熱易分解

  與酸反應

  能、慢

  能、快

  與堿反應

  不一定

  能

  用途

  [設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Na2CO3 也具有CaCO3相似的性質:Na2CO3 +CO2+H2O=2NaHCO3

  NaHCO3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質: 2NaHCO3 Na2CO3 +CO2↑+H2O

  學生閱讀“侯氏制堿法”,學習他的鉆研精神和愛國精神。

  [練習] 1.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裝有:A 過氧化鈉和碳酸氫鈉 B 過氧化鈉與碳酸氫銨 C 過氧化鈉與碳酸氫鈣,其中它們的物質的量都是1摩,將它們加熱至3000C, 經充分反應后排出氣體,寫出各容器內殘留的固體名稱及其物質的量:A_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混和物x g,加熱分解后,所得固體的質量是y g,求已分解的碳酸氫鈉的質量.

  [作業 ]P35三、四題

鈉的化合物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可將一些演示實驗做適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可補充 與 反應的實驗,把蘸有 的棉團放入盛有 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 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 的強氧化性。

  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 和 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 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 、 、 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 、 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 、 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 2-6]用棉花包住約 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① 、 與水反應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② 、 與 作用

  (放出氧氣)

  (不放出氧氣)

  [討論]

  ① 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② 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與水作用除生成 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 外也還有氧氣,所以 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 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織物的漂白實驗,有色織物褪色。

  ②將酚酞試液滴入該溶液,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 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系與區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①展示 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 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 、CO的熱穩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②讓學生回憶將過量 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 也具有和 相似的性質:

  碳酸氫鈉也具有 相似的性質:

  有關離子方程式:

  [結論]

  既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轉化,本質就是酸根離子中“ ”的變化。

  ③“侯氏制堿法”及碳酸鈉、碳酸氫鈉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學生閱讀課文后總結得出。

  總結、擴展:

  (1)總結

  通過列表對比學習: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以及連線法表示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可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及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擴展

  根據 的性質可知 與 反應,則可增加可燃燒氣體(如 、 、 ……)與 共存于密閉容器,電火花點燃時反應以及酸式碳酸鹽與 共熱時的反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根據 和 的相互轉化,不僅可掌握碳酸鹽、碳酸氫鹽相互轉化的一般規律,同時要指出 和 在固態時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固態時,可用加熱法,在溶液中則需選用 溶液和 溶液,而決不能用 溶液或 溶液。

  布置作業 

  1.補充作業 

  (1)向飽和 溶液中通過量的 的現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鈉塊(氧化部分生成 和 )5g,與水完全反應,生成氣體1.12L(標準狀況),將這些氣體引燃后冷卻到標準狀況,剩余氣體為0.0336L,求鈉塊中單質鈉、氧化鈉、過氧化鈉各多少克?

  (3)由 與 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堝中充分加熱至質量不變時,將殘留固體用足量的鹽酸溶解可產生標準狀況的氣體3.36L;若將28.2g原混合物與鹽酸反應則放出標準狀況下氣體4.48L,由此計算:①殘留固體質量,②n值,③ 質量

  (4)今向100g 8%的 溶液中通入 ,生成的鹽的質量為13.7g時,通入多少克 ?

  (5)200℃時,11.6g 和 的混合氣體與足量 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關習題

  參考答案:

  (1)現象:產生白色沉淀

  原因:①溶解度:

  ②溶質的質量:

  ③溶劑:反應消耗水,使溶劑減少

  (2)            

  (3)①15.9g     ②      ③

  (4)6.6g

  (5)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一)鈉的氧化物

  (二)鈉與鹽(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比較)

  (三)[小結]:Na及其化合物的相互關系

鈉的化合物 篇12

  授課教師

  指導教師

  教   

  授課時間

  教學

  內容

  第一冊  第二章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教學設計項目

  具     體    內    容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方法。

  能力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訓練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認識事物。

  3.完善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情感與態度

  1.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期望;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2.通過學習我國化學家侯得榜對世界制堿工業、中國化學工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重 

  1.過氧化鈉的重要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 

  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 

  用 

  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氣球、鐵架臺等,

  na2o2、na2co3、nahco3、稀鹽酸、澄清石灰水、蒸餾水、酚酞試劑。

  教 

  對比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言]上一節課我們介紹了堿金屬的代表物質——鈉的相關知識,下面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

  [投影]1.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和產物?

  2.鈉與水(已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反應的現象及原因?

  3.生活中,發現以下火情,我們應該采取的滅火方式為?

  ①油鍋起火    ②建筑物著火

  ③電氣火災    ④金屬鈉著火

  [過渡]那么常用來滅火的水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引起火災呢?我們來試一試。

  [演示實驗]在蘸有na2o2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劇烈燃燒。

  [補充實驗]將蘸有na2o2的脫脂棉置于石棉網上,用連有干燥管的導管向脫脂棉吹氣,脫脂棉劇烈燃燒。

  [設問]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過氧化鈉]

  [回答]原來,就是na2o2在起作用。

  [引入新課]由于鈉的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過氧化鈉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鈉的化合物。

  [板書]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講述]首先我們學習過氧化鈉。

  [板書]一、過氧化鈉

  [提問]由剛才實驗我們可知,na2o2可與h2o和co2發生化學反應,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引導]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是常見化合價嗎?有化合價改變的可能嗎?可能變為多少價?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檢驗na2o2與h2o反應后的生成物。

  [演示實驗]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體的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的氣體。向試管中滴加酚酞試劑,觀察現象。

  [提問]大家觀察到怎樣的實驗現象,分析產物?

  [提問]請大家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板書]2na2o2+2h2o════ 4naoh+o2↑

  [設疑]剛剛變紅的溶液現在褪色了,這是為什么呢?請大家回去查閱資料,下一節課我們請同學來告訴大家。

  [講述]另外,na2o2是強氧化劑,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提問]na2o2與co2反應時,棉花燃燒,說明了什么?

  [講述]也生成了o2,同時生成了na2co3。

  [提問]請大家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板書]2na2o2+2co2════2na2co3+o2

  [投影]思考題

  1.呼吸面具中和潛水艇里常用na2o2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na2o2應怎樣保存? 

  [過渡] 鈉的重要化合物還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板書]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展示固體na2co3、nahco3]

  [講述]請大家閱讀課本內容32頁,總結出na2co3與nahco3的物理性質。

  [投影]na2co3與nahco3性質的比較。 

  [學生完成表1中的①②③④]

  [提問]na2co3與na2co3·10h2o是否為同一物質?

  [講述]na2co3與na2co3·10h2o是兩種不同的純凈物,na2co3·10h2o在空氣中易失去結晶水而漸漸碎裂成粉末。

  [講述]從初中所學知識我們知道, na2co3與稀鹽酸反應,會有co2氣體產生,那么nahco3遇到稀鹽酸,現象又如何呢?

  [演示實驗]氣球實驗

  [提問]你觀察到怎樣的現象呢?

  [追問]為什么nahco3的反應更劇烈?

  [講述]na2co3和nahco3與鹽酸反應,均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但na2co3經歷了由正鹽到酸式鹽再到酸的兩個過程,而nahco3本身是酸式鹽,所以只需要一步就直接生成了酸。故nahco3與鹽酸反應更劇烈。

  [完成表中內容⑤](離子方程式)

  [過渡]我們曾經學習過碳酸鈣的性質,它在高溫條件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怎樣呢?

  [演示實驗]同時加熱na2co3與nahco3(已檢驗過,裝置氣密性良好)

  [結論]nahco3加熱可發生分解反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而na2co3加熱無明顯現象。

  [與學生一同完成表⑥]

  [講述]碳酸鈣加熱到900℃以上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碳酸鈉加熱不易分解,而碳酸氫鈉加熱到270℃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提問]若碳酸鈉固體中混有碳酸氫鈉固體,應怎樣除去雜質呢?

  [過渡]性質的不同,決定了它們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請大家從課本中找出na2co3與nahco3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內容⑦。

  [討論]廚房里,我們不小心將盛有純堿,小蘇打和食鹽的瓶子弄混了,該怎樣區別它們呢?

  [小結]這節課我們既要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又要熟記過氧化鈉的重要性質。

  [鞏固練習]

  [布置作業 ]課本p35頁1、2、3

  思考

  回答

  觀察

  [回答]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是氧元素不常見的化合價;有可能發生化合價的改變;變為0價或-2價。

  觀察

  思考,回答

  學生板書

  回答

  學生板書

  [回答] na2o2和二氧化碳反應放出氧氣。na2o2在空氣中易和二氧化碳、水反應,所以應密閉保存。

  閱讀課本

  填表

  回答

  注意觀察反應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回答

  填表

  觀察,回答

  填表

  學生討論回答

  填表

  學生討論回答

  記錄作業 

  引發興趣

  引導學生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

  滲透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

  培養學生

  觀察能力

  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利用所學知識

  解決問題

  回歸教材

  引導學生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

  培養學生分析

  問題的能力

  培養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一、過氧化鈉

  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powerpoint]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問題:

  1.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和產物?

  2.鈉與水(已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反應的現象及原因?

  3.生活中,發現以下火情,我們應該采取的滅火方式為?

  ①油鍋起火    ②建筑物著火

  ③電氣火災    ④金屬鈉著火

  思考題:

  1.呼吸面具中和潛水艇里常用na2o2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na2o2應怎樣保存?

  表1: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比較

  ①化學式

  na2co3

  nahco3

  ②俗名

  純堿或蘇打

  小蘇打

  ③顏色狀態

  白色粉末

  細小的白色晶體

  ④水溶性

  易溶與水

  較易溶與水

  ⑤與酸反應

  co32-+2h+=co2↑+h2o

  劇烈

  hco3-+h+=co2↑+h2o

  更劇烈

  ⑥熱穩定性

  穩定

  △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⑦用途

  玻璃、制皂、造紙、紡織

  發酵粉、胃藥

  討論:

  廚房里,我們不小心將盛有純堿,小蘇打和食鹽的瓶子弄混了,怎樣區別它們呢?

  鞏固練習:

  1.下列物質,在空氣中能穩定存在的是(  d  )

  a.naoh    b.na2o    c. na2o2     d.nacl

  2.關于na2co3與nahco3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a. nahco3的熱穩定性比na2co3的強

  b. nahco3比 na2co3更易溶于水

  c. na2co3和nahco3都可以用來治胃病

  d. 與相同質量分數的鹽酸反應,nahco3比 na2co3要快

鈉的化合物 篇13

  本節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以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演示實驗,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教學,采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有利于他們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他們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討論”及家庭小實驗,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的方法。

  3.通過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對比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1.Na2O2的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方法

  1.運用對比的方法學習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有關知識。

  2.通過實驗演示驗證過氧化鈉、碳酸鈉及碳酸氫鈉的重要性質。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用具

  投影儀

  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彩色氣球、鐵架臺、鑷子、帶導管的塞子(雙孔和單孔)

  Na2O2、NaHCO3、Na2CO3固體;NaHCO3、BaCl2溶液、稀鹽酸、石灰水、水、酚酞試劑。

  ●教學過程

  [導入]實驗室鈉著火時,用泡末滅火器可以滅火嗎?

  [生]可以。

  [師]錯!這樣不僅會滅火,反而會燒得更旺,不信?我就用水和CO2來點火給大家看。

  [演示實驗2—6]用棉花包住約0.2 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

  [生]觀察記錄現象:棉花燃燒起來。

  [補充演示]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稀鹽酸,并用鑷子夾取蘸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上部。

  [學生活動]觀察記錄現象:脫脂棉劇烈燃燒。并驚訝:水和二氧化碳真能點火!

  [師]棉花燃燒果真是水和二氧化碳將其點著的嗎?不是,這一切都和鈉的一種重要化合物過氧化鈉的性質有關,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幾種鈉的重要化合物。

  [板書]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師]鈉的化學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也多,用途也廣。初中我們已學過氯化鈉和氫氧化鈉,本節課主要學習和討論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首先讓我們來認識過氧化鈉。

  [板書]一、過氧化鈉(Na2O2)

  [實物展示]放在無色試劑瓶中的過氧化鈉

  [學生活動]觀察過氧化鈉的顏色和狀態:淡黃色的固體粉末。

  [師]由剛才的實驗我們可知,過氧化鈉可與水和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那么,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呢?

  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進行分析。

  [演示實驗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管口檢驗。

  [問]過氧化鈉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氣體,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說明有什么生成?

  [生]有氧氣生成。

  [問]反應得到的溶液是什么呢?讓我們用酚酞溶液來檢驗一下。

  [補充實驗]在上述Na2O2和水反應的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變紅。

  [學生活動]生成了堿性物質——氫氧化鈉。

  [師]對!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

  [生]練習書寫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由一名學生板演于[板書]一的下面:2Na2O2+2H2O====4NaOH+O2↑

  [師]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時也生成了氧氣,從而支持了脫脂棉的燃燒,同時生成碳酸鈉。

  [學生活動]根據教師的解釋和提示,練習書寫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由一名學生板演于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方程式之后。

  2Na2O2+2CO2====2Na2CO3+O2

  [設疑]盡管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反應均生成了氧氣,可我們并沒有將其點燃,那么為什么脫脂棉就能燃燒起來呢?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脫脂棉燃燒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有氧氣,這在反應的產物中有氧氣生成;二是要達到著火點,這需要較高的溫度,實驗時并沒有進行點燃,那只能說明反應中放出大量的熱。

  [師]很好,下面讓我們再做一個實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補充演示實驗]在盛有少量酚酞試液的試管中逐漸加入Na2O2粉末,振蕩。

  [生]觀察現象:有無色氣體生成,溶液顏色先變紅,后褪色。

  [問]如何解釋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呢?

  [生]思考、分析后回答:生成的無色氣體那是氧氣,酚酞試液變紅說明生成了堿性的氫氧化鈉,變紅后又褪色,說明過氧化鈉具有漂白性。

  [師]確實如此,由于過氧化鈉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從而具有一定的漂白性,那么過氧化鈉的漂白性有何用途呢?

  [生]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問]過氧化鈉還有什么重要用途?運用了什么原理?

  [生]過氧化鈉還可以作為呼吸面具和潛水艇里的供氧劑。因為人進行呼吸時,需要呼出二氧化碳,呼進氧氣,而二氧化碳正好可以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以保證人進行正常呼吸。

  [師](評價學生的回答)根據過氧化鈉的性質,說出過氧化鈉應該怎樣保存?為什么?

  [生]因為過氧化鈉既能和水反應,又能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保存時應隔絕空氣和水,即需要密閉保存。

  [問題探究](主要由學生討論分析得出)

  [投影顯示]問題1:在過氧化鈉(Na2O2)中各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價?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分析:根據化合價規律,鈉元素由于其最外層電子只有1個,故其為+1價,而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應等于零,兩個鈉離子為+2價,故兩個氧離子每一個應該為-1價。

  [投影顯示]問題2:過氧化鈉與水以及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的話,誰是氧化劑,誰是還原劑?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分析: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的依據是看該反應中是否有化合價的變化。在過氧化鈉和水以及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中,過氧化鈉中的

  -1價的氧發生了變價,一部分降低為-2價,另一部分升高為0價,故這兩個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且由于只有過氧化鈉中-1價的氧變價,故在這兩個反應中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過渡]當我們用小刀切開鈉之后,表面很快變暗,失去了金屬光澤,這是因為鈉和氧氣生成了另一種鈉的化合物——氧化鈉。

  [板書]二、氧化鈉(Na2O)

  [師]氧化鈉是一種白色的固體,也能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分別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學生活動]根據教師的提示書寫氧化鈉與水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并由一名同學將其板演于板書二的下邊。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師]請大家根據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的性質,填寫下表。

  [投影顯示]Na2O與Na2O2性質的比較

  [上表畫有“▲”者為所要填寫內容,此表格也可視學生具體情況而直接向學生展示。]

  [討論]Na、NaOH、Na2O、Na2O2在空氣中放置,最后產物分別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回答]最后均變成Na2CO3。

  [師]Na2CO3往往含有結晶水,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蘇打,它還有個弟弟——小蘇打,它們的性質既相似又不同,下面我們就學習它們的性質。

  [板書]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Na2CO3、NaHCO3)

  [學生活動]觀察所展示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顏色,狀態,并通過自學教材了解二者的俗名、溶解性等物理性質。

  [投影板書]Na2CO3和NaHCO3性質的比較

  [師]請大家完成表中的①②③④項內容。

  [請一位同學上黑板填寫]

  [問]碳酸鈉與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是否為同一物質?

  [生]不是。

  [講解]碳酸鈉和碳酸鈉晶體是兩種不同的純凈物,碳酸鈉晶體在空氣中易發生風化而變成粉末。

  [問]根據初中所學知識回答,檢驗某一種物質是否含有碳酸根(CO ),用什么試劑?根據什么現象判斷?

  [生]回憶,并用口訣的形式回答:碳酸根,加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將其通入石灰水,溶液渾濁有沉淀。

  [師]如此看來,在碳酸鈉中滴加稀鹽酸,必定有氣體生成,那么,在碳酸氫鈉中滴加稀鹽酸,現象又如何呢?是否會和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一樣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

  [演示實驗2—7]Na2CO3與Na2HCO3分別與稀鹽酸的反應。

  [師]根據實驗現象完成表中內容⑤。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產生氣體速度比NaHCO3慢 產生氣體速度較快

  CO +2H-====CO2↑+H2O HCO +H+====CO2↑+H2O

  [問]那么,滴加鹽酸產生無色無味氣體的物質中是否就一定含有碳酸根呢?

  [生]不一定,還可能含有碳酸氫根。

  [問]怎樣區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呢?

  讓我們來做一下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分別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的實驗。

  [補充實驗]在Na2CO3和NaHCO3 溶液中分別滴加BaCl2溶液。

  [師]現在我們根據實驗現象來完成表中內容⑥。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無現象

  Ba2++CO ====BaCO3↓

  [講解]碳酸鹽的正鹽除鈉鹽、鉀鹽、銨鹽外,多數是不溶于水的,而碳酸鹽中的酸式鹽卻都溶于水。因此,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時我們常用氯化鋇或氯化鈣做試劑來進行鑒別。

  [過渡]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另一個不同點是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請大家仔細觀察以下實驗。

  [演示實驗]用下圖裝置演示Na2CO3與NaHCO3的分解。

  [師]碳酸氫鈉加熱可發生分解反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氣體。而碳酸鈉加熱無明顯現象,鑒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固體時,我們常用此方法。

  [與學生共同完成表中內容⑦]

  [板書]穩定 不穩定加熱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討論]如何鑒別碳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三種固體物質?

  [學生思考后回答]

  方案1:取三種固體少許,分別滴加稀鹽酸,無氣體產生者為氯化鈉,有氣體產生且速度快者為NaHCO3,另一種為Na2CO3。

  方案2:取三種物質少許配成溶液,分別滴加氯化鋇溶液,有沉淀者為Na2CO3。在剩下的兩種溶液中分別滴加稀鹽酸,有氣體者為NaHCO3。

  ……

  [師]在所有的檢驗方案中,應盡可能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首先操作要較簡單,其次現象要明顯,可操作性要強。

  [設疑]根據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各自不同的性質,二者有什么用途呢?

  [學生活動]自學教材相關內容,并參看圖2—10“Na2CO3和NaHCO3的主要用途”總結歸納二者的主要用途,并將其填入表中內容⑧處。

  玻璃、制皂、造紙、紡織、發酵粉、藥劑

  [問題探究]

  [投影顯示]問題1:將碳酸鈉溶液逐滴滴入鹽酸溶液和將鹽酸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現象是否相同?為什么?

  [學生活動]討論,分析:當把碳酸鈉溶液逐滴滴入鹽酸時,CO 會和相當多的H+發生如下反應CO +2H+====H2O+CO2,從而很快就有氣體生成;而把鹽酸溶液逐滴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此時H+濃度低,CO 濃度高,首先發生的反應是CO +H+====HCO ,因此開始沒有氣體生成,只有CO 全部轉化為HCO 后,才會因為發生反應HCO +H+====H2O+CO2而產生氣體。兼于此,盡管反應物相同,但由于其加入方式的不同將會有不同的現象。

  [投影顯示]問題2:在一定溫度下飽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有何現象發生?為什么?

  [學生活動]討論,思考、分析:碳酸鈉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會發生如下反應

  Na2CO3+CO2+H2O====2NaHCO3

  前邊剛學過碳酸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當然指的是同溫條件下,而且反應中還要用掉一部分水,所以生成的溶解度較低的NaHCO3就會從溶液中析出,因此發生的現象應是有晶體析出,也可以說成是沉淀。

  [師](補充說明)實際上引起晶體析出除了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溶質的質量經過反應后還增多了,即每有106 g Na2CO3反應,將生成168 g NaHCO3。

  [本節小結]本節課我們介紹了過氧化鈉、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等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學習時應重點放在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的理解和掌握上。

  [作業]P34一、二、三、四

  ●板書設計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一、過氧化鈉(Na2O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二、氧化鈉(Na2O)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Na2CO3 NaHCO3)

  ●教學說明

  本節課采取了實驗、啟發、探究式教學方法,旨在利用生動有趣的演示實驗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問題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啟發學生自覺參與對知識的歸納與總結,并通過思維活動把從實驗中得到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學過程遵循由表及里的認知規律。層層設疑,讓學生通過對比、討論、析疑、釋疑,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練習

  1.下列物質置于空氣中因發生非氧化還原反應而變質的是( )

  A.鈉 B. Na2O C. Na2O2 D. NaHCO3

  解析:Na2O在空氣中吸收H2O和CO2最后變為Na2O2是非氧化還原反應,而NaHCO3在空氣中放置不易變質。

  答案:B

  2.CO2與O2的混合氣體多次通過裝有Na2O2的干燥管后,體積減小到原來的 (條件相同時測定),則原混合氣體中CO2和O2的體積比為( )

  A.4:1 B. 3:2 C. 1:1 D. 2:3

  答案:D

  3.估計下列溶液中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

  A.4.6 g Na投入45.5 g水中

  B.6.2 g Na2O投入43.8 g水中

  C.7.8 g Na2O2投入42.2 g水中

  D.D.8 g NaOH投入42 g水中

  解析:每組均產生8 g NaOH,而溶液質量的大小各不相同,A產生H2,C產生O2,從溶液中逸出使溶液質量減輕。所以C正確。

  答案:C

  4.將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紅褐色沉淀

  C.有氣泡產生

  D.無變化

  答案:BC

鈉的化合物(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概覽(一)知識目標1.使學生掌握鈉的氧化物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3.通過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掌握它們的鑒別方法(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認識事物和全面地分...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 鈉的化合物

    化學授課教師指導教師教 齡授課時間教學內容第一冊 第二章 第二節 教學設計項目具 體 內 容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方法。...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 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 高中化學《鈉的化合物》說課稿(精選2篇)

    很多高中化學老師都不知道說課稿怎么寫?下面以高中化學《鈉的化合物》說課稿為例,為大家展開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我是中的,我說課的題目是高中化學《鈉的化合物》。...

  • 鈉的化合物說課稿(精選8篇)

    一、 說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鈉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點之一,本節知識是鈉單質性質的延伸和發展,鈉單質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轉變為鈉的化合物,所以鈉單質和鈉的化合物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

  • 高中化學《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很多高中化學老師都不知道說課稿怎么寫?下面以高中化學《鈉的化合物》說課稿為例,為大家展開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我是中的XXX,我說課的題目是高中化學《鈉的化合物》。...

  • 高中化學--鈉的化合物說課稿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的說課題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鈉的化合物》中的第一部分------過氧化鈉〔打開課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說的同時打開課件這個按鈕〕 鈉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點之一,通過鈉的化合物的學習,...

  • 第二節 鈉的化合物

    1.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在組成上兩者都屬于鈉的氧化物,但因含氧量不同,在結構、性質上存在差異,現將兩者比較見下表。氧化鈉過氧化鈉色、態化學式電子式氧元素的化合價穩定性與H2O反應的方程式與CO2反應的方程式氧化性、漂白性用途 2.鈉的...

  • 高一化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日本片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小视频 | 麻豆产精国品一二三产区区 | 加勒比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 天天干夜夜操 | 天天操夜夜噜 | 成人国产高清 | 日韩在线美女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美图 | 午夜老司机你懂的视频 | 亚洲av无码av另类专区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 五码亚洲| 久久69国产一区二区蜜臀 | 夜夜爽浪潮av99 | 久久在线精品视频 |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 成年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日摸天天碰中文字幕你懂的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97蜜臀 | 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 | 97影院理论片在线播放 | 日日cao | 日本黄色片一区二区 | 欧美中日韩免费观看网站 | 欧美最猛性XXXXX潮喷 | 91大神在线看 | 久久综合久久受 | 人妻饥渴偷公乱中文字幕 | 日本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极品白嫩粉嫩美女国产 | 高清国产MV视频在线观看 | 女高中生边自慰边呻吟 | 中文字幕91在线 | 91麻豆国产在线观看 | 免费日韩精品 |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 黄色一级片在线播放 | 国产91对白叫床清晰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