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興力量的崛起
■ 教材分析:
專題分析:
本專題主要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變化,其過程就是兩極格局的形成、發展以及最終瓦解的過程。
專題的主線之一 戰后初期美蘇爭鋒導致兩極對峙格局形成。
專題的主線之二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新興力量的崛起,使兩極格局受到重大沖擊。
專題的主線之三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東歐巨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世界政治走向多極化曲折發展。
本課分析:
課程標準要求: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教學指導要求:簡述歐洲共同體形成的基本過程;簡述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表現及其影響;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階段與概況及中國在當今國際舞臺上的作用;知道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了解不結盟運動的作用;說出兩極格局下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的主要表現;感受發展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國家和地區發展的特殊性。
本課內容和地位:二戰后兩極格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它又因國際力量對比的不斷變化而受到撼動,并受到逐步強大起來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戰。本課內容可以說是前一課的深入,理解兩極格局的這一特點。對后一節內容做了鋪墊,新興力量的崛起,意味著兩極格局最終結束,國際力量走向多極化。
■教學目標:
目 標
內 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
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歐洲人的歐洲 歐洲共同體的建立;歐洲共同體的發展 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通過學習和對這一時期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比較,加深學生對我國國情的認識,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歷史知識和掌握歷史規律的能力. 問題探究
綜合比較
歸納概括
釋疑闡釋 通過本課學習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迅速興起的日本 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日本謀求政治大國
東方巨龍的騰飛、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曲折與發展;不結盟運動
■教學理念和方法:
理念:
1.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的聯系,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2.教學過程中滲透教學評價,教中有評,評中有教,體現一種過程引導、及時反饋和激勵鞭策的教學理念。
3.注重情景體驗和理性分析,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4.屏棄原來的以教材為中心,教教材的觀念,樹立新的教材觀,以課標為依據,參照教學指導意見,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方法:
學法指導:歷史學習三步曲“了解—理解—見解”
讀書指導:快速閱讀和精讀細讀,圈點劃批。
情景教學:影視資料、走進歷史、感同身受
4.課堂討論:生生合作,師生交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發表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