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興力量的崛起
a、美蘇兩極格局即將瓦解 b、歐共體成員國之間資本流通更自由
c、 歐共體成員國的對外政策完全相同 d、歐共體已成為國際經濟格局的一極
答案c
4、下列對不結盟運動的主張和影響表述錯誤的是 ( )
a、反對新老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 b、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深入發展
c、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展 d、成立時就把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作為行動綱領
答案d
5、不結盟運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冷戰“割據導致國際關系趨于惡化 b、三個首倡國都受到北約、華約的威脅
c、經濟力量增強,要與美蘇平等對話 d、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需要不結盟
答案a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導入: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標志嗎?(歐洲聯盟的旗幟)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經說過:“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維克多•雨果的理想已經變為現實。大家再數一數上面有多少顆金黃色的星?(12顆)知道為什么有12顆嗎?歐洲聯盟是怎么發展而來的哪?由此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一、歐洲人的歐洲
1.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結合教材有關歐共體的知識介紹,啟發學生思考:歐洲國家為何要建立這一組織?其主要目標是什么?歐共體是個什么性質的組織?歐共體的成立對歐洲歷史乃至于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歐洲的一體化進程原因
結合書本第一段,補充如下材料,解決“歐洲的一體化進程原因”的分析
材料一 20世紀50年代,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美國無論在工業生產、出口貿易、黃金外匯儲備等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顯著下降,而西歐六國所占比重則大大上升。……1955年西歐六國召開會議,決定建立一個共同市場和逐步協調它們的社會政策……1967年7月,六國正式成立歐洲共同體。
——選自何春超主編的《國際關系史》
問題
(1)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歐六國走向聯合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紀50至70年代,是西歐國家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時期,借助馬歇爾計劃的援助,西歐各國工業生產大體恢復到戰前水平,隨著西歐各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他們認識到,歐洲的聯合將有助于其穩定與發展,因此,歐洲開始了一體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