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單元知識網絡】
【專題歸納整合】
1.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資本主義國家的議會制度的比較
(1)二者的經濟基礎不同。前者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后者則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資本主義國家的議會制度都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從形式看有某些相似之處,都是由定期選舉產生的代表或議員組成,都是屬于一種間接民主,即代議民主。但是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2)行使權力的主體不同。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主體是人民。西方議會制是協調資產階級內部利益關系的場所。議員雖也由選舉產生,但議員不對選民負責,不受選民監督,選民無權撤換議員,議員都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
(3)二者的權力和活動原則不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原則,是立法機關,同時又有權組織行政、審判、檢察機關,這些機關受它監督,對它負責。人民代表大會除了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外,不受任何國家機關的制約。所以,人民代表大會處于全權性的地位,集中統一行使國家權力。西方議會制一般是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組織起來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互相制約,彼此平衡,以便協調和平衡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
2.正確認識新時期我國的民主和法制建設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重大發展,但它的發展還不充分,還需要大力建設。原因有:①由于我國現實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在比較落后的經濟文化條件下建立起來的,發展過程中又經歷了很大的曲折;②舊中國留下的封建專制影響多,民主法制意識少;③還有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影響,要完全清除它們需要一個過程。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設,就要正確處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之間的關系。
具體說來,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和保障,二者密不可分。民主必須法制化,法律必須保障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是民主化、法制化的統一。也就是說,只有在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同時,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增強法制觀念,才能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3. “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與民族自治區的關系
(1)兩者的關系:都享有自治權,都是中央政府管轄下的地方行政區域,不具有任何獨立主權實體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