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歷史上冊全套教學案3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1)材料一中所說的“丑惡制度”指的是什么?你認為作者的愿望能夠實現嗎?
(2)材料二中所說的目的是什么?你怎么認識材料中提到的觀點?
第21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的背景、爆發、結果和歷史意義。
2.過程與方法:全面理解十月革命爆發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掌握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在思想上認識俄國十月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形成社會主義最終由理想變為現實的發展觀念。
預習思考
1.分析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背景,認識十月革命爆發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二月革命后,俄國的革命形勢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列寧在《四月提綱》中及時提出要實現社會主義革命?
3.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關鍵是什么?在十月革命過程中有什么表現?
4.結合列寧在《四月提綱》中的思想,分析俄國蘇維埃政權的特點。
5.比較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異同。
6.分析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主體知識
一、俄國十月革命的背景
1.歷史條件
①19世紀60年代,沙皇政府 進行改革,推進 ,為 創造了條件,使俄國發展成中等發展水平的帝國主義國家,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準備了物質條件。
②由于改革 ,俄國資本主義發展很不充分,在西方列強中處于 ,使社會矛盾集中尖銳,俄國成為各種矛盾的集合點,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
③第一次世界大戰充分暴露俄國的 ,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 ,激化了各種矛盾。
④俄國無產階級相對集中,有很強的革命性、戰斗性,有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還擁有廣大的同盟軍農民。
2.醞釀準備:
①1917年3月, 工人和市民游行發展為武裝起義,沙皇 被迫退位。二月革命推翻統治俄國 年的 王朝,形成 和 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②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內沒有 ,拒絕 ,對外 。在此歷史關鍵時刻,列寧回國發表《 》,指出俄國的形勢需要奪取政權,實現 ,通過 去實行土地改革,并提出 。《四月提綱》成為 的綱領,為革命指明了方向并逐漸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