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六、在第三次牽債務人至廣場后,如仍無人代為清償或保證,債權人得將債務人賣于臺伯河
外的外國或殺死之。
七、如債權人有數人時,得分割債務人的肢體進行分配,縱未按債額比例切塊,亦不以為罪。
通過引導學生閱讀這些法令原文,再來引導學生評價《十二銅表法》,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學生就很容易知道該法并沒有給平民帶來多少好處,但它也使貴族再不能隨意解釋習慣法,必須按律量刑,指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
對于萬民法講清楚它的適用范圍(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適用對象(帝國境內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調整的主要關系(財產關系)核心內容(規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進一步指出奴隸是私有的財產,可以被買賣和出租。對債權做了規定和解釋,指定了解決債務糾紛的條款,明晰了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體現的原則和思想(原則是自由、平等,提倡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充分保障個人的權利,子女的財產權、婚姻自主權和婦女在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得到保障。滲透著自然法思想;古羅馬法學家們把“自然法”作為法律平等的哲學依據。在古羅馬法學家心目中,“每一個人自然是平等的”,這是一個嚴格的法律公理。)
三、維系帝國、影響后世
1.羅馬法的現實意義
對于羅馬法的意義可結合課本講清其政治、經濟意義;
由學生閱讀課本后概述指出,借此培養學生的概括闡釋能力。
政治上:維護皇帝和元老院的權力,實際上是維護奴隸制度,承認公民的平等權利,鞏固帝國的統治基礎;
經濟上: 保護私有財產;對各種契約均有較詳細的規定,穩固了帝國的經濟基礎。
最后闡明羅馬法的特點以及歷史地位。羅馬法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是影響廣泛而影響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不僅嚴格界定法律主體的權益義務,而且闡明了相關的法理,為人們提供了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法律依據。羅馬法是現代歐洲大陸法系的基礎。
2.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羅馬法雖屬奴隸制社會的產物,但由于它對反映簡單商品生產的各種法律關系作了詳盡的規定,因而也就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許多法律關系,因此,它對資本主義民法領域發生很大影響,特別是在屬于大陸法系的許多國家,其影響更加顯著。18xx年《法國民法典》,有關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以及物權和債權部分,就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制定的。19xx年生效的《德國民法典》,從概念、術語到與物權、債權有關的法律關系,不少地方仍沿襲了羅馬法的傳統。歐洲大陸上其他許多國家的民法,乃至歐洲以外一些國家的民法,如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民法,中國從清末開始的民律草案以及中華民國時期的民法五編,也都深受羅馬法的影響。讓學生明確西方法律中陪審制度、律師制度、訴訟制度都是繼承自羅馬法。
羅馬法律的基本精神,羅馬法的絕大部分內容,卻逾千古而猶存,對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羅馬法曾經為市民階級或資產階級戰勝教會和世俗的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而且近代歐洲發展的英國法律和英美法系,也都根據羅馬法的自然法思想來制定,在私法方面參照了羅馬法的某些規定。如英國的《權利法案》、美國的《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的《人權宣言》都是以羅馬法為基礎。從中發展出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天賦人權”“權利平等”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