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學案
3.作用
(1)到21世紀初,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基本建立。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促進了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使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已從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并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邁進。
【例3】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 )
a.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逐步擴大企業自主權,加強國營大中型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c.鞏固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d.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長期共同發展
【變式題3】以下各項中不屬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背景的是( )
a.計劃經濟束縛生產的發展 b.改革開放后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
c.世界各國都在實行市場經濟體制 d.鄧小平南方談話,沖破思想束縛
鞏固測試
1.鄧小平曾說過:“1977和1978年中國還處于徘徊狀態!逼渲饕蚴 ( )
a.“兩個凡是”的方針仍占主導地位 b.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被壓制
c.老一輩革命家沒有完全恢復領導職務 d.“文革”中的冤假錯案沒有得到平反
2.十一屆三中全會強調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從根本上看這是 ( )
a.由中共的政黨性質決定的 b.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c由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的 d.鄧小平理論指導的結果
3.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聯:“扶大廈之將傾……安邦柱國,萬民額手壽巨擘;挽狂瀾于既倒……興工扶農,千載接踵頌廣安”。此聯創作當不早于 ( )
a.1949年 b 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所以能夠在全國普遍推行,根本原因是 ( )
a.黨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 b.滿足了廣大農民對土地的要求
c.適應了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 d.符合中國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實際
5.貼春聯是我國民間過春節的一項重要內容,常用以抒發人們對生活的贊美和對未來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省玉明公社社員葉旗衡寫道:“借新賬還舊賬賬賬不清,吃一斤買一斤斤斤不斷。”橫批:“已經過去”,這副對聯說明了 ( )
a.人民公社化運動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夠豐衣足食
b.舊中國農民悲慘的生活狀況已成過去
c.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神州大地
d.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6.近幾年,我國政府通過采取減免農業稅等措施來增加農民收入。這表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的是 ( )
a.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