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歷史必修2專題三導學案
a.引導農民走集體化道路 b.個體手工業聯合成集體合作化
c.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和平贖買 d.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
3.中共八大指出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 )
a.國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矛盾 b.人民政權與國內外反動勢力之間的矛盾
c.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 d.先進的社會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4.右面這幅宣傳圖(圖中火車運載的是一根玉米長棒)反映的現象最有可能出現在 ( )
a.20世紀五十年代初期
b.20世紀五十年代后期
c.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
d.20世紀八十年代后期
【選做沖a題】
1.“對于我,失去的是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它比起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投資總額是多么渺
小。……經過一個公私合營的過程,……自己完全可以成為光榮的社會主義社會的自食其力
的勞動者。”這段話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
a.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對計劃經濟體制的改造
2.下表為我國l957—1958年城鄉居民人均年消費量(公斤),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糧食 植物油 豬肉
1957年 203 2.4 5.1
1958年 163.5 1.85 1.55
a.1959至1961年我國出現嚴重自然災害 b.互助合作運動影響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c.“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破壞了農業生產 d.公私合營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專題三•第一課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參考答案(006)
【真題再現】
題號 1 2
答案 d d
【必做達b題】
題號 1 2 3 4
答案 d d d b
【選做沖a題】
題號 1 2
答案 c c
揚中樹人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歷史導學案
專題三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第二、三課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完成時間: 25 分鐘
【目標導航】 1.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認識其歷史意義;2.講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3.概述我國對外開放的史實,分析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點;4.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認識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