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上冊全冊教案1
(三)、內容:
1、國王:國王作為國家元首,是國家統一的象征,處“ ”地位;同時,也是英聯邦首腦,起著維系英聯邦的紐帶作用;
2、議會:國家權力中心,國家的最高 機關。議會掌握 的權力、
和決定重大的經濟政策的權力。
產生:國王任命在議會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為首相
職能:掌握國家的 大權和 權
(英國第一位首相是 )
4、內閣:由 提名,經國王任命而組成,內閣首腦是首相。內閣成員集體負責,與首相共進退,內閣及首相對 負責,體現 原則。
(四)、特點:
議會權力至上,是國家權力中心;國王是國家元首,是國家統一的象征,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
(五)、作用及影響:
1、 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有利于避免暴力沖突,穩定社會秩序;(各派可通過議會競爭實現自己的政治主
張,如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席位。)
3、 使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4、 為其他國家樹立了一種政體模式。
二、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一、美國1787年憲法
(一)、建立原因和條件:
1、前提條件: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
2、主要原因:獨立之初的美國的邦聯制使形勢很嚴峻(中央權力較弱,各州的權力很大,有權征兵、征稅和發行貨幣,財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邦聯制使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受阻。)
3、理論來源: 受啟蒙思想家 的“三權分立”學說的影響
(二)、制定:1787年在 召開 制定了1787年憲法。
(三)、內容:
1、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實行 制
聯邦政府擁有 、 、 、 大權,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權,避免過度集權,有利于發揮地方積極性,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2、國家權力的分配
(1)、立法權—— 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