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農耕時代的商業與城市
第5課 農耕時代的商業與城市
一.商業的發展
原始社會:產生——以物易物
商朝出現職業商人和最早的貨
商周:初步發展 西周“工商食官”——官府壟斷工商業
官府壟斷局面被打破
私商成為商人主體
春秋戰國:繁榮 黃金、白銀開始成為貨幣
著名都會出現
隋唐:蓬勃發展(絲綢之路)
宋元:新高峰期 兩宋:“交子”
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
明清:出現新特點 廣泛使用貴金屬貨幣白銀
出現地域性商幫
二、城市的繁榮
△比較唐朝和北宋都城布局圖, 結合課文第二部分內容, 指出宋朝與宋朝以前的城市有什么不同?
宋朝以前 宋朝
市 時間 限時開閉 打破限制
地點 縣治設市,坊、市分開 打破限制,分散城中
管理 受到官府直接監管 不受官府直接監管
城市功能 政治、軍事職能為主 經濟職能加強
不同類型城市的發展: a、漢唐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興起
b、唐宋沿海港口城市的興起
c、明清工商業城市的興起
三、重農抑商政策
1、產生的時間:戰國時期
2、提出的原因: ①商業特點,與強調耕戰、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發生了矛盾。
②法家的抑商思想隨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動而被付諸實踐
3、漢代的重農抑商政策:①貶低商人的社會地位 ②收重稅 ③嚴禁商人購置土地
4、唐中期以后,政策松動。朝廷鼓勵海外貿易,實行官商分利政策
5、明清堅持重農抑商
6、評價 a、初期,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鞏固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權
b、后期,尤其到明清時期,遏制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阻礙了新的經濟因素的成長,導致中國的落后。
城鎮發展分兩個階段(1)嚴格限制階段(從周至唐)
城鎮發展特點:
①早期的“市”是商業活動場所,是依賴于“城”而存在。即經濟中心依賴于政治中心而存在。
②政府對城鎮商業交易的時間、地點都有嚴格限制。如實行坊市分開等。
(2) 放松限制階段(宋至明清)
城鎮發展特點: ①商業活動不再有時間地點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視。
②涌現出一大批工商業市鎮,經濟中心不再依賴于政治中心而獨立存在。
談一談明清時期的城鎮特點發生了什么變化?聯系現實說說城鎮化對社會發展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明清時期城市經濟功能大大增強,工商業市鎮興起。工商業市鎮的興起促進了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的轉化;促進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商品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也在悄悄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