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
第四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
【課標要求】
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1 知道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
2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
3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重點難點】
重點: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變及影響;重農抑商政策實施的原因及影響;閉關鎖國政策實施的背景及影響
難點:歷代政府的經濟政策與時代特點的關系
【知識梳理】
一、土地制度的演變
1.原始社會:土地屬于① 所有。
2.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屬于② 。國王把土地③ ,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④ ,同時要向國王交納⑤ ;庶民和奴隸在貴族封地上耕作。土地規整,如同井字,被稱為“井田”,這種土地國有制度被稱為⑥“ ”。
3.春秋時期: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開墾為⑦ ,土地⑧ 進一步發展,井田制開始遭到破壞。公元前594年,魯國首先規定:不論⑨ ,都要按畝收稅。其他諸侯國也紛紛進行稅制改革,這⑩ 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解讀〗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稅制改革雖然沒有明確否認井田制規定的土地“公有制”原則,但在事實上承認了土地的私有權,默認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填空答案】①氏族公社;②國家;③層層分封;④轉讓與買賣;⑤貢賦;⑥井田制;⑦私田;⑧轉讓關系;⑨公田、私田;⑩實際。
4.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后進行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廢除① ,以② 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5.秦漢到明清
⑴基本制度:封建土地③ 制。
⑵社會問題:④ 嚴重,階級兩極分化。
⑶政府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以維護⑤ 。北魏到唐朝前期,實行⑥ ;明朝政府丈量⑦ ,按照⑧ 的多寡收取賦稅。
【填空答案】①井田制;②法律形式;③私有;④土地兼并;⑤小農經濟;⑥均田制;⑦全國土地;⑧人丁和田畝。
二、“重農抑商”
1.背景:商周時期,國家采取① 政策,支持商業的發展。后來社會上出現日益嚴重的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生產甚至危及② 的問題。
2.推行
⑴戰國時期:商鞅變法時,首倡③“ ”。農業生產糧食布帛是本業,工商業是末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