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
a.井田制 b.均田制 c.氏族公社所有制 d.農民土地所有制
2.《詩經•大田》寫道“有渰萋萋,興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從這些充滿現實主義古典文學氣息的文字中,我們能探究到的古代經濟信息是( d )
a.精耕細作技術成熟 b.土地兼并嚴重
c.小農經濟發展完善 d.井田制趨于瓦解
3.下圖是國家郵政局發行的一枚《全面取消農業稅》紀念郵票,以紀念在中國存在了26xx年的農業稅自xx年1月1日起廢止。中國的農業稅大致開始于( b )
a.西周 b.春秋 c.戰國 d.秦朝
4.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積達300余頃;東晉宰相謝安占有水陸地265頃,含帶兩山;明皇莊土地面積達37 000多頃。這種現象的根源是( b )
a.土地兼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國家授權許可 d.豪強地主貪婪成性
5.戰國時期,秦國“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這實質上(b )
a.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 b.從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c.提高了勞動者的身份地位 d.違背了歷史發展潮流
6.《呂氏春秋•上農》載:“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財產輕便),其產約則輕(容易)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c )
a.民貴君輕 b.施行仁政 c.重農抑商 d.閉關鎖國
7.中國歷史上封建社會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始于( b )
a.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 b.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
c.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d.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
8.關于明代海禁政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其根源是小農經濟 b.直接原因是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擾
c.禁止民間出海貿易 d.政府始終嚴格執行海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