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20世紀70年代,人們追求的是“三轉一響”:手表、縫紉機、自行車和收音機;
20世紀80年代,人們追求的是“三件寶”: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
20世紀90年代,人們追求的“三件寶”:樓房、汽車、電腦;
不同時期人們對富裕程度的不同說法:
20世紀80年代人們渴望成為“萬元戶”;21世紀人們的說法是“十萬元是個貧困戶,百萬元才剛起步,千萬元是馬馬虎虎。”
一、本課測評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主要從哪些方面展開?主要內容是什么?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了怎樣的作用?【答:農村、城市、市場領域三個方面展開; 在農村改革中,主要推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核心的改革措施,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克服了平均主義,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在城市中對國有企業的改革中,主要圍繞著增強企業活力這一中心,通過政企分開、簡政放權,通過推行多種所有制形式經濟,通過改革分配制度等,調動了企業和領導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生產效率,推動我國工業生產持續高速發展。市場領域內建立起國家宏觀控制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用:使農民有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克服過去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弊端,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企業有了競爭機制,增強了活力,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效益顯著提高。市場領域,推動資源的合理流動與分配,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宏觀調控有利于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基本平衡,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市場經濟對于現代化建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學習延伸
材料一 1978年12月。陳云在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說:“我們不能到處都緊張,要先把農民這一頭安穩下來。農民有了糧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經濟作物就都好解決了。擺穩這一頭,就是擺穩了大多數,七億多人口穩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材料二 1998年,在安徽農村考察時指出;“改革從農村開始不走偶然的,是由我國基本國情和當時農村的困境決定的……當時有二億五千萬人吃不飽肚子,吃飯問題成為最緊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經沒有出路了。”
閱讀以上內容,請分析,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什么要從農村開始;結合今日農村的變化,試分析農村經濟改革的成就與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