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歷史上冊全套教學案4
6.為實行民族平等,黨和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少數民族地區:
a.實行土地改革 b.大力的財力支持 c.實行民主改革 d.實行區域自治制
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已確立,并將繼續加強。國家將盡一切努力促進全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材料二.到1990年我國有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4個 ……
回答:①材料一中反映的我國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什么?實現這個原則的目的是什么?
②材料二給材料一證明了什么?二者的內在聯系是什么?
③材料二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聚居區實現什么政策?有什么現實意義?
第26課 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文革”期間民主法制遭到破壞的背景和表現、新時期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表現、基層民主選舉的含義和基層干部產生、城鄉變化及其意義。
2.過程與方法:了解“文革”對民主法制的踐踏,認識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列舉新時期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認識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在思想上認識依法治國和牢固樹立民主法制觀念的必要性。
預習思考
1.“文革”時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壞的背景和主要表現。
2.新時期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有哪些主要表現?你怎樣理解從“法制”到“法治”這一字之差所體現出來的變化?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依法治國?
3.什么是基層民主選舉?圍繞基層民主選舉全國人大先后頒布了哪些文件?基層干部的產生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新時期基層民主選舉在城市和農村分別發生了什么變化,產生了什么影響?
主體知識
一、“文革”對民主法制的破壞
1.背景:由于 的影響和煽動,在全國大中學校紛紛建立起 組織。在 狀態下,許多 、 和 被抄家批斗,人民的 得不到任何保障, 與 遭到嚴重摧殘。
2.表現
①隨著“ ”的展開, 部門紛紛陷于癱瘓,各種 組織紛紛成立, 陷入極端混亂。
② 和 制度都遭到了破壞,國家的 形同虛設, 被嚴重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