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的成立教學設計(二)
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的革命政權,中華民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臨時大總統的職位就被袁世凱竊取了。(板書第三目標題)
三、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
1.條件
師:袁世凱之所以能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位,主要有哪幾個方面的因素?(讓學生閱讀、思考并回答問題)
生:(閱讀、思考、回答問題)
師:(視學生回答情況,進行歸納)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的原因包括:帝國主義和立憲派、舊官僚的支持;革命黨人的妥協退讓及袁世凱的權術和陰謀。
2.過程
師:袁世凱是個老奸巨猾、覬覦清朝統治政權多年的政客和野心家,善于使用政治手腕。當他得到孫中山的妥協保證后,又一次施展權術,對清政府和革命黨人采取軟硬兼施的手段。(讓學生閱讀課文、楷體小字,找出袁世凱軟硬兼施的具體表現)
生:(閱讀課文,找出具體實例)
師:(強調指出)由于袁世凱施展種種詭計,不僅使宣統帝于19xx年2月12日下詔書退位,而且還迫使革命派一再妥協,最終同意他在北京宣誓就職,臨時政府遷都北京。這樣,孫中山提出的三項條件中,革命黨人只落得《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一紙空文了。同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正式解除了臨時大總統的職務。臨時政府遷往北京。辛亥革命果實至此被袁世凱篡奪。(讓學生閱讀插圖:《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的情形》)
生:(閱讀)
四、辛亥革命的功績和教訓
1.辛亥革命的性質
師: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決定這一性質的因素有哪些?(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各出一名代表總結發言)
生:(討論、發言)
師:(在學生討論發言的基礎上,簡要歸納)考察一場革命的性質,主要應看這場革命是由什么階級領導的?革命的目的是什么?辛亥革命發生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完全形成時期。帝國主義與中國的封建勢力相互勾結嚴重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了中國的貧困與落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王朝腐朽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消除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師:(讓學生閱讀有關辛亥革命功績的四段課文并各用一句話概括每個段落的意思)
生:(閱讀,概括)
師:(在學生閱讀、概括的基礎上,逐條分析)辛亥革命的功績之一,是使中國的政權和政治體制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什么地方?
生:(思考、回答問題)
師:辛亥革命前,統治中國的是腐朽的清王朝,是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辛亥革命爆發后,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建立了中華民國,確立了資產階級的共和政體。盡管這種政體后來名存實亡,但這畢竟是歷史的一個進步。辛亥革命的功績還表現在人民的權利和觀念上(讓學生結合南京臨時政府的有關法令說明,并結合初中學過的知識思考哪些史實能夠說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生:(思考、回答問題)
師:(結合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法令、措施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有關內容說明)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它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正像初中學過的史實那樣,后來無論是袁世凱復辟帝制,還是張勛復辟,都遭到全國人民的唾棄,沒有逃出失敗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