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
(二)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隋唐時期社會經濟繁榮的條件。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國家統一、政治穩定、交通發達、經濟政策、對外關系、 民族關系等等幾個方面進行概括和總結。同時教師特別要注意講清隋唐時期封建的上層建筑和反封建的生產關系,對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發展做起的積極推動作用,封建制度顯示出了它的生命力和先進性,在這樣一種經濟關系和社會環境中,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相對較高,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從根本上推動了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
二、 關于農業發展。
(一)、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隋唐時期農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1、江南土地資源的進一步開發
2、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3、農田水利灌溉的發展
4、農具的改進:筒車、曲轅犁、鋼刃鐵農具
5、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二)、同時建議教師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對教材中有關“圩田”“筒車”“曲轅犁”“鋼刃鐵農具”等內容進行簡要介紹。 并注意與前代相關內容的對比,幫助學生對這些知識形成正確的概念,便于學生掌握。
2、 啟發學生認真理解經濟開發與自然生態平衡的關系,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教育。
3、 關于經濟重心南移的問題,建議教師首先要對教材中關于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內容進行概括說明。然后引導學生分析隋唐時期經濟重心開始南移的原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政治和經濟的辯證關系,特別是社會穩定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4、 關于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的問題,建議教師對此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幫助學生弄清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的表現及意義。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是衡量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更是推動農業發展的動力之一。
5、 建議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隋唐時期的農業也是在以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們之間既有繼承又有發展。而發展的內容正是隋唐時期農業發展的特點。
三、 關于手工業的發展問題。
(一)、建議教師首先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概括隋唐時期手工業發展的特點,提醒學生可以參照185頁“隋唐時期手工業者分布和大都會”的地圖進行理解和掌握,特別要注意提醒學生準確理解這一時期手工業“發達”的內涵,準確概括“發達”的具體表現。
手工業發展特點:
產地廣、規模大、分工細、產量和品種多、技藝高
(二)、手工業類型: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農民家庭手工業
教師要注意對比官營、私營和農民家庭手工業的不同特點,加深學生對隋唐時 期手工業繁榮發達及其原因的進一步理解。
(三)、關于手工業發展中涉及到的技術方面知識以及代表作品、手工業技術成就等相關內容,教師在授課中應給予一定的重視。建議教師注意把相關內容與前代進行對比分析,對有關技術方面的知識進行必要的講解,可以把相關的代表作品的有關資料(圖象、文字)做成計算機課件,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對這一時期手工業發展成就的認識,為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拓展思維空間提供必要的條件。
四、 關于商業繁榮的問題。
(一)、首先建議教師指導學生分析這一時期商業繁榮的原因。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商業繁榮所需要的條件入手進行分析,商業的繁榮需要政治的穩定、國家的統一、交通的發達、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發展、國家有關商業的政策等等,教師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相關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