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學案
b.職權的變化:軍機大臣最初只參與處理軍務,后來職權不斷擴大,可以參與處理內政外交、制定軍政大計、審理重大案件等機要政務。
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的作用只是上傳下達。軍機處將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主要職權合一,軍政大權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是皇權高度膨脹的產物。
c.評價:軍機處能迅速地處理各地呈送的各種文書,簡化了處理政務的手續,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軍機處完全聽命于皇帝,軍國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決。軍機處的設置,是專制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
★熱點鏈接 明朝后期,歐洲掀起了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者開始染指中國東南沿海;明清之交,英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開創了近代西方的以“人民主權、法治”為核心資產階級民主政體,為資本主義工業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并隨之引領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高潮,民主化成為不可阻遏的歷史潮流。而清朝統治者卻昧于時事,把君主專制制度推向頂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約束和監督。這種政治發展趨勢,扼殺了中國封建政治制度的生機和活力,從根本上制約了當時的資本主義萌芽,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也與世界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馳。
三、中國古代政治權力分配的演變趨勢
自唐宋以來政治制度的變化,清晰地表現出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遭到壓抑的歷史特點。
【合作梳理知識】
【課后習題對話】
解析與探究
〖探究提示〗①漢哀帝把丞相看作股肱,放在與皇帝“共承廟宇”的高度來看待丞相的作用和地位。唐太宗認為國家大事與宰相等大臣商議進行裁決,從而有利于加大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有效地避免個人決斷的局限性。明太祖認為秦朝以來宰相的擅專威福往往危及君權,但是多數君主卻不能總結秦朝設立丞相的教訓。
②沒有本質的區別。這些主張雖然在對待宰相的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但無一不從維護專制皇權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
③形成了絕對君主專制,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弊端,造成皇帝制度畸形發展,嚴重制約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同時絕對君主專制,一切唯皇帝意志為轉移,導致了整個官僚統治的僵化和腐敗。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
〖解析〗當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時,西方世界已經在權力的制約與平衡的基礎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從而從政治上步入近代社會,為生產力的大發展開辟了道路。而中國高度集權的君主制度,嚴重地扼殺了社會的創造力,減緩了社會發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國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測評
〖參考答案〗
1.皇權總體呈現不斷加強的趨勢。
2.隋唐時期,統治者通過在中央設立三省六部制來加強皇權。
3.明太祖加強皇權的重要舉措是廢除丞相制度。
4.說軍機處的設立是皇權加強的重要標志,是因為這時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決。
〖解析〗仔細查找教材,梳理知識點,同學討論來填充答案。
【讓您體驗成功】
基礎鞏固
精心選一選
1.圖a-圖b是秦與隋唐時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圖,比較圖a與圖b,最能說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漸增多
b.唐代以分權得以集權
c.唐代尚書省權力最大
d.太尉與御史大夫的權力分別隸屬于兵部與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