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 辛亥革命
a.革命已經深入人心,地主和舊官僚治開始資產階級化
b.除了少數人外,未莊人對于革命的真正意義了解不清
c.革命從城市向農村全面擴展,動搖了封建統治的基礎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著失敗的潛在危機
16.孫中山認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歷史上的政治和社會經濟種種中心都歸之于民生問題。”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a.平均地權 c.獎勵實業 b.保護工商 d.土地革命
17.“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員三分之二以上之可決彈劾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一條款的根本目的在于
a.限制袁世凱 b.維護共和制 c.擴大內閣權利 d.反對封建專制
18.20世紀初中國近代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其中最大的成果是
a.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了初步發展
b.新文化運動極大了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c.《臨時約法》的頒布,是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
d.結束了多年的君主專制,建立了共和政體
19.洪仁玕、康有為、孫中山思想的共同點是
a.主張推翻清朝統治 b.主張君主立憲
c.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d.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葉圣陶在一則日記中寫到:“課畢后閱報紙,見專電欄中有云:武昌已為革(命)黨所據,新軍亦起而相應……從此而萬惡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記中的“萬惡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臨時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國民政府
二、非選擇題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5分)
材料一 “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并
不足怪,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1)太平天國運動以推翻清朝專制統治為目標。結合天京事變的原因和《天朝田畝制度》,說明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觀原因。(4分)
(2)請按示例概述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推翻專制政體所進行的艱苦的革命斗爭。(3分) 示例:建立興中會等革命團體。
材料二 五四運動前,陳獨秀說:“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做元首;一旦亡了國,象此時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尋常人還要可憐。這等亡國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拋在糞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眾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