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教師:點撥、解答同學們的問題:
(1)雜交育種依據的遺傳學原理就是: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即通過雜交,把生物不同品種間的基因重新組合,以便使不同親本的優良基因組合到一起、從而創造出對人類有益的新品種。
(2)選育出的新品種必須是純合子,否則其后代就會因為發生性狀分離而失去優勢。
(3)遺傳圖解有更簡潔的表示方法,即用我們在第一章所學的基因型的方式來表示。
教師以課本的兩個小麥品種雜交為例:如果小麥中,高產(a)對低產(a)是顯性,不抗病(b)對抗病(b)是顯性,我們需要的是高產抗病的純種,假定兩個親本小麥品種都是純合子,請繪出育種過程的遺傳圖解:
教師點評,并示范書寫過程如下:
p aabb x aabb
↓ ↓
配子 ab ab
↓ ↓
f1 aabb
f2 基因型 1/16 aabb 1/16 aabb
1/16 aabb 1/16 aabb
2/16 aabb 2/16 aabb
2/16 aabb 2/16 aabb 4/16 aabb
表現型 9/16高產不抗 3/16低產不抗
3/16高產抗病 1/16 低產抗病
【學情預設】:根據自由組合定律,在
f2 中高產抗病(一顯一隱)品種占總數的3/16。
思考:(1)我們得到的這種具有雜種優勢的品種可以代代遺傳嗎?
(2)如何能得到可以代代遺傳的優勢品種?
(3)我們選育出的純合子新品種aabb,在f2 所有的后代中的概率是1/16。哪么它在f2的高產抗病后代中的概率又是多少?
教師引導,總結教材p99頁的雜交育種的概念。
請舉出我國在雜交育種方面成就。
【學情預設】:與選擇育種比較,雜交育種有什么優點?
【思考與討論】:綜上所述雜交育種的優點是很明顯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不少困難。請從雜交后代可能出現的類型,以及育種時間等方面,分析雜交育種方法的不足。有沒有更好的育種方法來彌補這些缺點呢?
二、誘變育種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基因突變的內容。
利用基因突變的原理應用在育種中,就發展為一種新的方法——誘變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