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第三節 設計的評價
教師:通過上面的評價,發現許多作品都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設計的一般原則,在設計要求上也基本達到了目的,但也普遍存在一些設計原則上有顧此失彼的現象,甚至有本末倒置的情況,也有在某種程度上背離設計要求的作品,這些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同學們在設計過程中沒有進行正確的評價并作出相應的改進造成的。如果同學們在設計過程中把握住了設計原則和設計要求及在設計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評價和反思,一定可以避免這些現象的現。這要求我們要進行對設計過程的評價。
教師:那么設計過程的評價有怎么樣的重要作用?它對最終產品的形成有什么樣的影響?
學生:它對設計者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實現設計目標起到關鍵作用。
學生:據資料顯示,一項設計最終產品質量的60—70%是由設計過程的質量所決定的。
教師通過幻燈演示便攜式小坐凳的設計及制作過程,并設置任務,讓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如下問題。
(1)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協調相互矛盾的設計原則?
(2)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有著豐富的內容,對于便攜式小凳子來說具體有哪些?
(3)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應實現怎樣的目標?如何實現?
(四)師生互動、共同提高
教師選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過學生對設計過程的自評、互評,然后教師總評,再結合以上問題的解決結果總結出對設計過程的評價內容及特點,得出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應寓于設計的全過程,才是實現完善設計方案,促進個人發展的根本目標的手段和方法。
教師:通過“對最終產品的評價”和“對設計過程的評價”的學習,同學們能否寫一份完整的設計總結報告?(教師要與學生共同討論并指導書寫設計總結報告書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教師:通過“對最終產品的評價”和“對設計過程的評價”的學習,同學們已掌握了設計的評價的特點和作用,懂得了設計的評價不僅僅是為了甄別,更重要的是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見,完善設計方案。為了達到設計的評價目的,我們必須在設計的全過程中進行設計的交流,以加強對設計質量的管理,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達標。而設計的交流有多種方式,就如我們在課堂上所進行的口頭語言的交流是其中一種方式,另外還有諸如文本、技術圖樣、圖表、模型、計算機演示、網頁等(通過媒體演示)。這些方式各有優點,在采用時要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對象來進行選擇。在設計的交流過程中,應當注重提煉關鍵的技術信息,要客觀的看待別人的評價,擇其優者而用以改進自己的設計,從而使交流的過程成為改進自己設計,開闊視野的過程,因此同學們要有虛心的態度和寬容的胸懷來看待設計評價中的他評。
然后,教師根據教材的“馬上行動”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解決問題。
(五)回顧、總結
教師:通過兩個課時的緊張學習和討論,同學們已理解了設計的評價的深刻意義,初步掌握了設計的評價的方法,也提高了設計交流的思想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樹立了質量管理意識,為以后高質量完成設計任務打下基礎。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利用所學知識,再次審視自己的作品,定能從中領悟到更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