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設計的一般過程
通用技術課程《技術與設計1》教案
大連市第四十八中學 趙吉勝
課題: 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設計的一般過程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是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的重點之一。它既是前兩章知識的運用,又是后幾章的總指導。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要給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設計過程。制作模型或原型的實踐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教學中要把各個步驟講清楚,每個步驟不必講得太細。
教學目標分析:
通過分組討論和親自制作模型及課堂測試、評價等活動使學生達到如下目標:
1. 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
2. 知道設計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多個方案。
3. 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
4. 掌握設計的方案構思方法,初步培養制定方案、制作模型的能力。
5. 體驗模型制作的過程,感受測試成果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設計方案的制定和模型制作,(難點)方案的構思和呈現。
教學器材: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的小凳模型和原型。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言:
大千世界,萬千事物,一切自有其生長的過程,一切自有其生長的機理。人類的設計也是如此。動態而有章可循的過程、開放而有規可矩的原則,是人類設計生生息息、不絕江河的重要保證。
二、展示預習作業(展示學生和老師制作的模型或原型)
分組討論、交流:
你在制作小凳的模型時都經歷了哪些過程?
各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
總結:選擇材料。根據三視圖的尺寸確定比例,在紙殼上畫出各部件圖。
加工各部件。粘合各部件并組裝。
三、設計的一般過程
1、發現與明確問題
從本質上說,設計是一個問題求解的過程。他從問題出發,并圍繞問題,
開展各項活動。因此,設計必須從調查需求、分析信息、發現與明確需要解決
和值得解決的問題開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設計項目,明確設計要求。
馬上行動:閱讀陳晨等同學在設計的發現與明確問題階段所進行的工作并討
論、回答下列問題
主要環節
具體工作內容
調查需求
組成小組,設計訪談提綱和調查問卷,并進行實際調查。
分析信息
對調查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并將各統計結果繪制成相應的圖表。
確定項目
進行討論,確定便攜式小凳作為設計項目。
設計要求
1、結構簡單、穩固,易于制作;2、自重 輕,體積小,攜帶方便;3、成 本不高于5元。
同學思考并回答:
在學完“技術的專利性”后自己所設計的作品是怎樣發現與明確問題的?
2、制定設計方案
收集信息:通過用戶調查、專家咨詢、查閱圖書資料、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瀏覽互聯網等。(閱讀陳晨等同學收集信息的情況)
設計分析:面對收集到的信息,要根據設計要求,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分析其可能的解決辦法。(閱讀關于便攜式小凳的設計分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