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一般原則(二)》教學設計
(2)可持續發展原則的主要內容:
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產品設計者應當遵循的原則,而且是產品設計者應當承擔的責任。
(三)小 結:
技術設計的一般原則:(創新、實用、經濟原則、美觀原則、道德、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原則)
(1)除課文所述的七項原則外,設計還需遵循哪些原則?
(2)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的關系:
(四)、作業布置:
p65 尋找生活中應用技術規范較典型的案例,并對技術規范的內容加以說明。
p67練習1、2
(五)教學反思:
《通用技術》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既是高中新課程實施的亮點,又是難點,學校對本課程的開設非常重視。作為本課程的課任教師,我感到非常榮幸,覺得任重道遠,因此從來不敢馬虎。接到教學公開周的教學任務,我更是認真對待,充分發揮備課組的團結協作精神,從本節課的備課、說課、教學設計等,集思廣益,反復推敲,為上好本節課打好了基礎。
上完這節課后,聽課老師普遍反映本節課能達到課標的要求,較好地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師生互動好,課堂氣氛活躍。課后與同學交流,大部分同學反應都能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各原則之間的關系,并能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上完本節課后我進行反思,覺得之所以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上能充分重視,有上好這節課的信心;二是備課充分,吃透教材,明確課標要求;三是備課組的集體智慧;四是有持之以恒的嚴謹的教學態度;五是注重師生互動,努力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
通過反思,我覺得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一是本節課相對內容較多,使得師生互動的空間較少,如果把“美觀原則”放到前節課講,剛好前節課講“創新、實用、經濟、美觀”四個原則,這節課講“道德、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三個原則和各原則之間的關系,這樣處理不但時間安排合理,相對也比較科學;二是因條件限制,學生實踐活動的內容難以實現,沒辦法使學生親臨其境,親身體驗;三是覺得“可持續發展”原則所提供的案例“月餅的包裝”比較牽強,且該原則比較抽象,如果有好一點的案例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