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設計圖樣的繪制》第一節:技術語言
第一節:技術語言
三亞市第一中學 鐘進清
單擊此處下載第一節技術語言ppt
單擊此處下載第一節技術語言相關教學視頻
一、教材內容分析及地位
本節內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通用技術1》(江蘇教育出版社)第六章<<設計圖樣的繪制>>中的第一小節設計表現圖——技術語言的種類與應用。本課內容難度不大,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理解技術語言、圖樣、圖表、模型、原型和符號的概念和掌握技術語言的種類及其應用,并能夠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這一節內容,是對第六章《設計圖樣的繪制》整章內容做了知識上的鋪墊。
二、教學對象分析
高二年級學生知識的形成特點是: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能夠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能夠輕松的掌握知識。學習本課時,學生已經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技術語言類型早已經知道,只是不知道這些東西就是技術語言而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給予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組織學生用探究的方式學習,通過完成思考、討論、馬上行動和交流過程中獲得結論,認真體驗不同的技術語言的特點,學會用不同的技術語言表達、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技術語言的概念。
(2) 技術語言的種類及其應用,能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
2.過程與方法:積極參與各種技術語言的分析過程,懂得各種技術語言的特點,并能在實際技術活動當中,能用不同的技術語言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領略不同技術語言的表達、交流特點,體驗技術語言的魅力。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技術語言的概念與掌握技術語言的種類及其應用,能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
五、主要教學方式
教師講解、小組探究、實物、掛圖展示、課堂上的多種形式的師生互動等。
六、教學媒體運用
多媒體,以幻燈片的方式放映教學內容
教具:一些技術語言的掛圖、模型實物
七、教學過程
1. 設置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什么是語言?經過學生相互簡短的討論后,容易得出:它是人們用于相互交流和表達的工具。
用powerpoint播放一組交通路口經紅綠燈圖片,提問學生,這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紅燈,表示停車。圖二紅燈表示行人站立等待,綠燈表示行人可以過馬路了!
教師提問:“紅綠燈就是交通部門和司機、行人之間交流表達的工具,那它有沒有語言的功能?”
學生:“有”。教師:“紅綠燈就是交通管理部門和司機們交流和表達的工具。顯然,它也具有語言的功能。因而,它也是一種語言。只不過它是用在技術活動中的語言!睆亩稣n題。
2.闡明技術語言的定義
技術語言(technical language)是一種在技術活動中進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語言形式。
3.分析講解各種常見的技術語言
(1)圖樣——在工程技術中最常用的一種表達、交流工具。
(4)符號、標志(演示交通標志圖)——在交通、廣告上用的很多。
(7)其他技術語言
口頭語言、
計算機演示、(動畫演示“嫦娥一號”發射過程)
網絡語言等等
4.學生總結技術語言的特點
言簡意賅、通俗直觀、規范統一
5.學生探究各種技術語言的特點以及適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