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設計中的人機關系(2課時)第一課時
2.2設計中的人機關系(2課時)
一、設計思想:
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滿足和解決人類的自身需求問題。而研究人機關系是為了更好地使設計滿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因此,這兩堂課教學設計要圍繞著“人機關系是設計體現以人為本的核心問題”這條隱含的主線來進行。
二、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全冊教材的基礎性知識,它反映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同時也是后面三個模塊的總領及提綱作用。教材通過三個不同層面的環節,即人機關系、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和如何合理實現人機關系進行簡要闡述,促使學生理解人機關系及熟悉其實現的目標與應用。因此,把握好本章節的核心設計思想“以人為本”,構成本節的教學重點,同時也為以后方案的構思、優化和評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人機關系這種專業名詞是陌生,但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基礎,這對于學生理解人機關系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但由于大多數產品設計中只有較為隱性地體現人機關系,這與學生認識中的定勢思維構成了沖突,使得學生不易發現或造成忽視了人機關系,則構成了教學中的難點。
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在學習過程中較多采用直觀,列舉、比較等有效學習方法。
四、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中的實例,理解人機關系的含義
2、理解人機關系是體現設計以人為本的理念。
3、親歷體驗,感受設計滿足人的不僅是生理還有心理情感等方面
五、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設計中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教學難點是挖掘產品中隱性的人機關系與合理實現人機關系。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1、 經歷舉例讓學生觀察、討論,理解人機關系的定義。
2、 采用幻燈片設計教學情境,結合實物高跟鞋,歸納出人機關系不僅只有四種目標,激勵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發現。
3、 在處理教材內容時,要有側重點,如基本概念可一筆帶過,盡量讓學生參與,發掘生活中的實例。
七、課前準備
由于這堂課與生活實際較為貼近,因此教師在上課前需要準備大量的生活實例來說明教材中的專業名詞。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和教學用具、教學實物如杯子、五金工具來加深印象。學生則需做好相應的課前預習。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展示日常生活圖片(或利用課堂現有的資源)
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不與周邊的物體發生聯系,當我們在使用這些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相互的關系。
1、 人機關系
【課堂討論】如何理解人機關系的含義以及“機”的豐富內涵?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
人機關系中所指的“機”除了人們通常所說的機器外,還包括各種各樣的工具、設備設施、生活用具、勞動用具等。
【學生活動】找出下列活動中的人機關系
仔細閱讀課本內容,找出各結構中的人機關系,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見解,同時完成課本中的練習。
【列舉實例】以進教室為例,講述人與門板、門把手、門框及教室這個環境構成的人機關系,說明人與產品構成多方面的關系。
【案例分析】人與電梯
組織討論分析,探究人與電梯存在著哪些方面的人機關系?
2、 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
人與機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人們在設計時考慮的人機關系,需要實現哪些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