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結構的欣賞》教學設計案例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美學原則、反映的時代、民族、習俗方面的特征、結構的個性的個性特征等。
3、舉例:丹麥設計師雅格布森的作品“蛋形椅”。從技術角度和文化角度進行賞析。
結合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觀看的視頻、理解欣賞結構可從技術和文化角度進行。
學生欣賞的角度可能是單一,片面的,通過教師的歸納、舉例、形成評價,欣賞的角度。
學生能力拓展
10
分
鐘
1、 提問:
2、 1、在對作品進行欣賞,除了技術和文化兩角度外,還可以從哪些角度欣賞。
3、 2、投影圖片:客家土樓
4、 3、思考:多角度來欣賞客家土樓的建筑文化。
5、 4、教師歸納(可從“客家人”的由來,客家土樓的結構,布局等進行欣賞)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思考回答。
根據部分學生來自客家,對這一典型的建筑具有一定的了解、親切感。通過這一部分學生的帶動,調動全班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能力的拓展。
多角度欣賞作品
開闊學生視野
30
分
鐘
1、播放“故宮”視頻;
2、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欣賞
⑴巧妙而科學的木結構體系;
⑵庭院式的組群布局;
⑶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
①富有裝飾性的屋頂;
②襯托性建筑的應用;
③色彩的運用。
根據教師的提示欣賞、觀看作品,并作好適當記錄。
通過觀看“故宮”這一經典建筑,加深同學們對結構知識的理解,領會欣賞作品可從多角度進行,開闊學生的視野。
總結
小結
4分鐘
小結本節內容
結合具體案例,理解在進行作品欣賞時除了可從技術和文化角度外,還可以從其他角度進行欣賞。
加深知識的理解。
七、作業
上網查找資料,寫一篇小論文,對具有700多年歷史的我國特色建筑“四合院”進行賞析。
八、教學反思
1、本節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廣,而且較為抽象,教師在上課前要搜集相關資料,作好充分的知識準備。
2、借助多媒體教學,通過視頻播放經典案例,將抽象具體化,帶給學生真正美的感受,感受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愛國熱情。
3、課文中的案例只是從技術角度和文化角度進行欣賞,教師要選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故宮),拓展學生的視野,能從多角度進行賞析。
4、作業的安排也很重要,作業的完成是學生自我學習、領會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學會怎樣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