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第一課時教案
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第一課時教案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一、 教學課型:聽說輸入課(an input-based lesson)
二、 設計思路:
根據新課標英語(必修4)第四單元body language的教材內容,我將warming up以及listening task和speaking三部分重組為本單元的第一課,是一節語言活動課,同時用寫作來進行提升。
本節課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通過師生問答,生生互動,編對話,情景表演等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多方面地了解身勢語和有聲語言的關系,提高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通過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他們用英語進行思維、在真實情景中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時,通過組織學生討論話題并進行口語操練,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實現從口語提升到寫作的過渡。
teaching plan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的地位及作用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身勢語”。 身勢語是通過無聲的語言表達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與有聲語言一樣也是文化的載體,在跨文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了解身勢語的不同文化涵義并正確地加以運用,經常會在交際場合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熱身”(warming up)部分以列表對比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有聲語言與身勢語之間的對應關系。“對話”(talking)部分建議學生結合身勢語和有聲語言把一些動作表演出來,既有趣味性,又有體驗實踐性。“聽力”(listening)部分是以聽的形式進一步向學生介紹肢體語言的交際功能以及部分東西方手勢語的區別。通過以上幾部分的練習,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身勢語的涵義和作用,為下節閱讀課作了充分的準備。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第一,幫助學生了解、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身勢語。第二,要求學生結合口語及身勢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第三,訓練學生通過聽、說練習提高自己的聽力及口語水平。
本課的教學難點則在于:第一,身勢語的中外文化區別及其動作的正確表達。第二,學生課外查閱資料的能力培養。
二、教學目標分析
新課標提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社會經歷、開發思維能力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本課所有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都是圍饒“身勢語”這一中心話題而設計的。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 語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熟練掌握與“身勢語”話題相關的常用詞匯及主要語言表達形式。
2)學生之間能交流、合作,共同就 given topics較好地完成一些開放性話題。
3)使學生能根據聽力材料中的線索把相關事實和信息聯系起來。
2. 情感態度與文化意識目標
1) 在有趣的話題激勵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教師的親和力,增進彼此的了解與溝通,充分發揮情感教學的優勢。
2)讓學生在共同完成一些交流、表演等任務的過程中,加強團體協作意識。
3)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別。
三、教法、學法分析
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課堂教學效率高低的關鍵。科學的學法指導是智能發展目標得以實施的重要途徑。在本課教學中,我突出以話題為綱,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結構,適當拓展。從以下幾方面體現了英語新課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