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四教材分析2
人文思想內容 表達、語言特色
《不自由,毋寧死》
(演講稿)
美 帕特里克•亨利
了解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體會“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培養演講的能力和技巧。 內容和結構:可以分為三部分:1、演講的目的:針對溫和保守派的投降妥協,勇敢站出來,為保衛國家的尊嚴(正義性);2、引用事實(英國政府十年來所作所為)和一連串的反詰,說明只有反抗侵略才是出路;3、激情呼告,表達“不自由,毋寧死”的決心。
寫作特色:針對特定演講對象的激情和強大鼓動力,反詰、排比、呼告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奧林匹克精神》
(演講稿)
法 顧拜旦 了解奧林匹克的歷史和精神。學習本文的演講技巧。 內容和結構:奧林匹克憲章中基本原則第六條指出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通過開展沒有任何形式的歧視并按照奧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比賽精神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而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這形成了奧林匹克精神。本文是“一戰”后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的演講。全文先從當時特定背景說起;接著闡述了奧林匹克精神;根據這一精神,對當時的現實進行批評;再呼吁大眾的投入,以恢復和繼承發揚完整、民主的奧林匹克精神;最后表示對奧林匹克精神勝利的堅信。
寫作特色:結構嚴謹,邏輯嚴密,層層深入,具有極強的說理和邏輯力量;針對性強(特定的歷史背景、特定的聽眾對象、特定的演講風格);語言精辟、含義深刻。
《作為偶像》
(采訪報道)
方宏進采訪實錄
了解和學習航天員為了祖國執著、刻苦追求技術、發揚不怕死的奉獻精神。學習采訪的技巧。 內容和結構:先是導語部分,總的說明采訪的背景和目的:呼吁青少年崇拜和學習科學家。接下去采訪分三部分:1、圍繞航天飛行的偉大意義和對青少年一代產生巨大影響的主題進行,四次問答;2、圍繞航天飛行員所需要哪些素質的主題進行(奉獻和不怕死的精神、全面的素質),五次問答;3、圍繞楊利偉成功原因的四次提問,倡導學習航天員對事業執著追求和刻苦踏實訓練的精神。
寫作特色:1、采訪提問藝術技巧:圍繞采訪中心話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被采訪者根據中心話題回答;設計細節性的問題,增加采訪的生動性等。2、被采訪者的回答技巧:圍繞話題和問題;精練簡要而生動,盡量用事例回答;
《白發的期盼》(節選)
(廣播錄音采訪稿)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老年問題突出,應引導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關注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學習采訪和記錄制作采訪錄音稿。 內容和結構:本文圍繞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采訪老、中、青不同對象,制作了這一采訪錄音稿,呼吁每個人、特別是中、青年要重視對老年人的關懷。節選部分共采訪了七個事例,采用邊介紹采訪實錄(敘述)、邊記者評論和邀請專家點評(議論)的手法。可分四部分:1、采訪趙女士、林女士、高先生、吳老師四位老人的不同事例,共同反映老年人精神孤寂、缺乏親人照顧理解的社會問題,記者進行了評論:問題的嚴重性和產生的原因(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專家補充。2、采訪中年代表陳先生,中年人由于工作繁忙而忽視了對老年人的精神照顧。3、采訪大學生,青年人由于觀念、代溝、親情和道德的缺失,也忽視了對老年人的重視和關心,記者和專家分析了原因,呼吁青年人關心老人。4、采訪魏先生,談他未能在父親生前對他關心的懺悔,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古語,呼喚中年、青年人對老人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