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教案
三、說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
以我國旅游收入的增長為背景材料。思考:旅游業屬于我國三大產業中的哪一個產業?旅游業蓬勃發展說明了什么?旅游業所在的產業有何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地思考)
2、講授新課
(1)第三產業的含義及層次劃分(投影:展示我國第三產業的劃分層次圖)學生結合材料回答,教師歸納。
(2) 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組織學生討論:那些因素導致了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教師適時提示學生,引導學生發言,最后進行總結)使學生明白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
(3)經濟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
課本第112頁“不同類型國家第三產業發展情況表”和“中國第三產業狀況”圖表教師提出問題:第三產業發展如此迅速,究竟有何重大意義? 教師小結:實踐證明,沒有第三產業的發展,沒有發達的流通部門和便捷可靠的交通運輸、郵電通信以及金融保險事業的保障,就難以形成完善的市場體系。因此,在我國,農業和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依賴為它們提供服務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多媒體顯示:1、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有效地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
結合“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指出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并針對“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現象,教育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多媒體顯示:2、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保證社會穩定。)
隨著物質生產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向小康型和富裕型過渡,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人們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使這些要求得到滿足呢?教師小結:只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向社會提供更加豐富、周到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服務項目,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同時,也為大家展現了一幅尊老、愛老的溫馨畫面。(多媒體顯示:3、發展第三產業,可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可以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教師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分析論證。
(4)知識擴展:怎樣才能使我國的第三產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師生共同討論、總結)優化產業結構。其目標為: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進一步推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5)課堂小結:(整理知識點)由學生小結。
四、板書設計
第三產業的基本含義
第三產業的地位
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