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神奇的貨幣
外匯包含可兌換的外幣,同時還包括外幣表示的支付憑證和信用憑證,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外幣都是外匯,只有可兌換的外幣才能構成外匯。2.匯率(匯價):兩種貨幣之間的 兌換比率。外匯匯率:一定單位外匯兌換本幣的比率。本幣匯率:一定單位本幣兌換外匯的比率。3.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1)含義: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2)意義: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對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重點、難點】1.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理解貨幣的本質應從以下幾方面把握:(1)從貨幣的定義看,貨幣是一種商品,但是又與一般商品不同,是可以用來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換的商品。(2)從等價物來看,在商品的交換關系中,一件商品充當表現其他商品價值的媒介并和它相交換,我們就說這種商品是等價物。貨幣作為等價物,與其他一般等價物有所不同,只有當貴重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時,才標志著貨幣正式產生。(3)從貨幣的作用看,貨幣可以與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換,用來表現其它一切商品的價值,起到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所以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2.紙幣、紙幣與貨幣的關系(1)理解紙幣的含義:①紙幣只是一種價值符號,即代表著一定數量的價值。這是紙幣與金屬貨幣的最大區別。金屬貨幣本身具有內在的價值,而紙幣本身的價值可以忽略不計。紙幣的面額只是代表著一定數量的價值,因而稱為價值符號。②由于紙幣只是價值符號,它的流通必須以發行者強大的信譽或者強制為基礎,否則就無人使用。由于國家的信譽高,具有強制力,所以后來都由國家壟斷紙幣的發行 ③由于紙幣只是價值符號,國家必須控制好發行量,不是可以任意發行的。發行過多會超過流通中的需要量,引發通貨膨脹。發行過少達不到流通中的需要量,滿足不了經濟發展的需要。 ④非主權國家的地區政府,如我國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也有本地強制使用的紙幣。歐元是歐元國家的政府聯合發行并在本地區強制使用的紙幣。(2)紙幣與貨幣的區別與聯系:區別:①含義不同(略)。②產生不同:貨幣是在商品交換發展的過程中,從一般商品中分離出來的;而紙幣是在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③屬性不同:貨幣是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紙幣是價值符號,只具有使用價值而無價值。聯系:①紙幣是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派生物,沒有貨幣,就沒有紙幣。②紙幣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③屬性不同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3.比較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1)區別 ①含義和本質不同: 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經濟現象,是指在經濟相對萎縮時期,物價總水平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持續小于社會總供給。 ②表現不同: 通貨膨脹最直接的表現是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降低。通貨緊縮往往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企業利潤率降低,生產投資減少,以及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經濟增長乏力等現象。主要表現為物價低迷,大多數商品和勞務價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