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萬的饅頭之路
到了中午,繼萬隨便買2個饅頭喝點涼水,就過了。下午繼續叫賣,沿一號橋、大溪溝、大禮堂到上清寺,這時候天開始黑了,繼萬的生意也接近尾聲了。他得抓緊時間趕公車,不然就只有走路回家,摸黑走夜路摔跤是很經常的事情。回家卸掉擔子,卻卸不掉一身的疲憊,繼萬還得挑上妻子泡好的糯米到幾里外的工廠加工。
一天晚上下雨路滑,回來的時候,繼萬感覺挑子特別沉,一不小心摔倒了,把加工好的湯圓面全部掉到了稀泥里。繼萬起身摸摸頭還在,胳膊什么的都還在,趕緊爬起來瘋一般的跑回家,重新擔上一袋糯米……
買饅頭的物管公司人員
回家把加工好的湯圓面用東西壓好,繼萬開始吃晚飯,這時候已經快10點了。吃了飯發醪糟,趕緊上床睡一會,因為半夜2、3點還得起來把壓好的湯圓面翻個面。醪糟一般3天發一次,幾個大缸輪流發,才不至于缺貨。
這是繼萬一生中最艱苦卓越的日子,每天只睡4個小時,卻要擔著100多斤的擔子走上一天。雖然每天只賺12塊錢,但在那個年代卻可以買100斤谷子,抵1個工人半個月的工資。繼萬在艱辛中品嘗著成功的喜悅,用血色的青春祭奠執著的夢想。
異地打拼距成功總有一步之遙
一年多的“亡命”打拼,讓繼萬不但還清了修房子的貸款,手頭還有了些積蓄,他跟妻子商量,在中興路一個四川射洪來的大姐的店面前,租了個小攤位賣醪糟和湯圓面,家也搬進了城。
1992年,二女兒出世,繼萬耽誤了幾個月的生意,等他再重操舊業時,才發現做醪糟生意的人竟多了起來,每日艱辛依舊,收入卻越來越少,難以維持日漸增加的家庭開支,繼萬開始另尋出路。
曾經一起做生意的朋友告訴他,將干菜豆發水成青豆,能賺錢。從此繼萬就挑著在家發好的青豆到各個菜市場轉悠,7毛錢1斤的菜豆,發成青豆,繼萬賣到了1塊錢1斤。不到一年,市場上的青豆便隨處可見,價格降了下來。繼萬聽朋友說,四川的渠縣、達州等地方,還沒有青豆賣。繼萬就背了幾十斤菜豆,上了去達州的汽車,找到菜市場的朋友幫忙尋了個攤位,連夜泡起了菜豆。第二天他就在達州最大的農貿市場賣起了青豆,價格最高喊到了前所未有的3塊。賣了3天后,繼萬返回重慶,舉家搬遷達州,長途汽車頂上堆著全家的希望——3大麻袋500多斤菜豆。
賣了一年的菜豆,跟來的同行又將價格殺了下來,繼萬再次轉行,從四川甘孜阿壩運來青豌豆發水賣。
現在看來賣發水豆不太光明,但市場卻教給了繼萬生存的另一課,他也因此學會了生意,在市場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繼萬愛好健身,到了達州后,他便加入了當地最大的一個武術協會。天生一副練武好身板,再加從小鍛煉的基礎,老師非常喜歡他,和師兄弟們也關系密切。
因為生意上的摩擦,繼萬跟做鵪鶉蛋生意的三兄弟發生了矛盾,一天三兄弟中的老幺嫌繼萬的攤子擋了自己的路,掀翻了繼萬的豌豆簸箕。繼萬氣不過,一腳踢翻了他的鵪鶉蛋筐子,鵪鶉蛋散落一地。老幺掄起拳頭就向繼萬揮過來,繼萬低頭閃過再一拳打在他臉上,老幺仰面倒在了地上……其他兄弟聞訊趕來,老大抓起稱桿、老二拎了跟棍子,向繼萬撲來……這時候早有人把消息傳到繼萬的武術老師那里,就在繼萬寡不敵眾之時,老師帶了眾多徒弟趕來增援……
創業是艱難的,艱辛的生活又給繼萬上了生動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