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萬的饅頭之路
轉眼到XX年的冬天,門外排隊買饅頭的顧客都縮起了脖子,恨不得早點捧上熱氣騰騰的饅頭。一個雨天的早上,一位年輕人因為插隊,與后面的顧客發生了爭執,年輕人著急的說,自己一大早專門從江北(重慶另外一個區)趕來的,因為女朋友就愛吃這里的鍋巴饅頭……繼萬心里有了一絲感動,更有了一個堅定的想法——開分店。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繼萬與員工同吃同住,付出了巨大的艱辛,才將解放碑的店逐漸鞏固下來,現在是到了考慮發展的時候了。
上午十點買饅頭的大娘
江北的嘉陵廣場臨近家樂福,人氣興旺,雖然轉讓費不高,但月租金7000元,繼萬還是毫不猶豫地接手下來,招了8個工人,將饅頭一天的銷售額賣上了3000元。半年后,繼萬突然接到拆遷通知,才明白上了門面轉讓者的當,雖然賺到了4萬多塊錢,但繼萬只要一想到那個專門從江北趕到解放碑給女朋友買饅頭的年輕人就很傷感!
江北分店開張一月后,兩路口希爾頓酒店對面的分店開業了。繼萬花了8000多來裝修,因為店面高出人行道許多,顧客需要上好幾個臺階來買饅頭,而樓上常年的滴水正好滴在臺階上,時常有顧客因為臺階濕滑而摔倒。繼萬擔心要是哪天摔倒個老太太,那可就陪不起了,于是堅持了3個月,草草收場。這次開店經歷讓繼萬在店面選址上更有經驗。
較場口分店開在一幢多年建筑的老樓,樓上的鄰居眼紅繼萬的生意,經常去舉報他,惹得消防、衛生、工商隔三叉五的來檢查。雖然都沒什么問題,但在這方面浪費了巨大精力的繼萬感覺長期這樣下去得不償失,一年后就撤離了。撤離后的一個月,這幢老樓遭遇火災,燒了個精光,繼萬暗自慶幸時也倒抽了一口涼氣。
七星崗的分店有些特殊,因為是木樓,不準明火,為此繼萬還設計了電烤箱,花費了7000多元;擔心鄰居有意見,專門在附近租個房間來機器和面。繼萬小心翼翼的經營了2年,賺了10來萬元后,因為有了拆遷的前車之鑒,繼萬又不得不趕緊收場。
經營4個分店,繼萬和妻子忙得腳不沾地,每天都在送面,送配料,每天都在提心吊膽的祈禱這個店不要出什么簍子,每天人都在透支。分店撤離后,繼萬感覺很對不起那些忠實的顧客,要吃的他的饅頭,還得跑大老遠來解放碑買。
鍋巴包子、奶制豆漿橫空出世
開分店的同時,繼萬也在考慮增加品種,因為光是鍋巴饅頭他們就已經賣了2年了,雖然顧客長吃不厭,但也應該為挑剔的顧客考慮了。于是他適時推出了經過自己精心研制的鍋巴包子。
就面粉用量而言,3個鍋巴包子相當于一個鍋巴饅頭,因為加了鮮肉餡,能賣上1塊錢3個。包子因為面粉用量少,不需要發酵,直接進烤箱,減少了一道工序,能盡快的出成品。因此鍋巴包子一上市,立刻吸引了那些“肉食動物”,之前他們垂涎鍋巴饅頭的美味,但卻遺憾沒有肉陷添色。現在好了,烤制的鍋巴饅頭,皮薄香脆,更有誘人的肉陷,鍋巴饅頭家族增加了新的“成員”。
稀飯和豆漿是早餐流質食品的代表,比較而言,豆漿富含植物蛋白,更富營養,營養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繼萬決定要做豆漿。但是豆漿每家每戶都會做,如何才能做出特色,做出賣點來?一天,繼萬從女兒買回的豆奶粉中得到啟發:何不將奶粉兌入新鮮的豆漿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配料,制作一種全新的飲品呢。經過反復對比實驗,繼萬的豆漿里添加了品質更勝一籌的雀巢奶粉,于是繼萬的“奶制豆漿”飲料上市了。繼萬考慮到顧客方便,將豆漿用塑料杯子封口,再配上吸管,賣1元錢,顧客都能接受。至此,“繼萬鍋巴饅頭”的三個拳頭產品全部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