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實際出發2
2、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哲學的基本派別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看書6-7段。
a、(從地位和作用看)為什么?因為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是所有哲學必然遇到的問題,是所有哲學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這就直接關系到對世界本質的回答。
那么,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同哲學的基本問題有什么關系?
b、(從世界觀角度來看)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第一,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的本原,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和哲學兩大基本派別。這一方面是最重要的。
第二,物質世界可不可以認識?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c、(從方法論角度看)承認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就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
注意: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物質與意識的辨證關系是指,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又有反作用。要把哲學基本問題的物質與意識的關系進行比較。
(2)哲學兩大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說來是本原的……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于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
人類世代的實踐和科學的發展,都證明了唯物主義的正確性和唯心主義的荒謬性。
漫畫:“物質在先,還是意識在先”?結合第六段由學生議論。歸納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根本觀點的分歧。
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看書8-15段。
(1)唯物主義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8-11段。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就是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氣”、“火”、“水”、“土”等。這就把普遍性與特殊性混為一談了。這是它的局限性。
近代機械唯物主義:把自然科學物質結構理論中的物質概念混同于哲學上的物質概念。同時,否認世界是變化發展的。因此,它在自然觀上雖然是唯物的,但在社會歷史觀上是唯心的。如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認為“理性”、“意見”支配著社會和歷史的發展。這是它的嚴重缺陷。
以上都不是徹底科學的唯物論。
19世紀中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創立了嶄新的唯物主義哲學。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11-15段。
a、產生:19世紀中葉,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客觀條件具備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切優秀成果,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b、她是科學的世界觀。即她實現了兩個統一:她對世界、對人與世界關系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辨證的;她對自然界、社會歷史的觀察既是唯物的又是辨證的。
c、她又是科學的方法論。她不僅科學地解釋了世界、人與世界的關系,更重要的還在于她科學地指出了應怎樣認識和改造世界。而舊唯物主義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不能把哲學運用于實踐去改變世界。